今年以来,绩溪县金沙镇始终以实现高质量脱贫、永久脱贫为目标,重在对贫困户强其精神、壮其心志、富其思想,努力探索用文化“药方”医治“穷根”,以消除精神上的“软贫困”助力消除物质上的“硬贫困”,奋力书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答卷。
三伏天的夏夜,燥热不减。绩溪县金沙镇38号村农家书屋里灯光通亮、书香四溢,不时传来沙沙翻书声。“要实现高效精准扶贫,就要及时更新种植、养殖、农机等各类书籍,让贫困户及时学到最新的农业科学技术,通过知识实现致富。”已经脱贫的老魏,每天还是坚持来到这里学习养殖麻鸭技术,向村民介绍自己脱贫致富的经验。
扶贫先扶智,为了提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金沙镇巧用农家书屋 把镇上的农技干部请到书屋,用方言为大家授课、答疑解惑。农家书屋不仅解决了看书难、借书难、买书难的问题,也让广大农民群众通过读书看报拓宽了视野,更好地开展特色养殖、特色种植。
扶贫要找“贫根”。“有的贫困户把握不准形势政策,对脱贫路子缺乏勇气和信心,不敢尝试。”吃透贫困户这种心理,金沙镇扶贫工作站人员和各帮扶人通过上门走访宣传扶贫政策,鼓舞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务工等方式增加收入。同时迅速组建宣讲队伍,巧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宣讲,进入各村开展扶贫故事宣讲,用身边人的脱贫故事鼓励大家,渐渐地贫困户脱贫的信心强了起来。
“党的扶贫政策好,咱就使劲往前跑。希望大家跟我一样,树立起脱贫志气和信心,让它黄土变成金!”金沙镇38号桥村自强脱贫户徐四新深有感触地说。(洪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