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十年风雨现彩虹 药都农商银行鼎新十年发展简记
来源: 张利,杨帆 2020-10-28 18:17:20 责编: 李晓磊

APP标识图.jpg​2010年7月,安徽省亳州药都农村合作银行挂牌成立,标志着这家几乎见证共和国成长历程的农村金融机构脱蛹化蝶,经历几十年风雨考验,终于从信用社、农村信用社、信用联社等“半开放金融机构”,完成了市场化的坚定转身,正式步入银行业队列。2012年,药都农合行再次由“农合行”改制为“亳州药都农商银行”,职能再次完善,终于成为业务门类齐全、功能相对完善的现代农商型地方银行。


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起起落落、风风雨雨,亳州药都农商银行也和共和国风雨同舟,顺境时扬帆远航,逆境时奋力拼搏,在银行党委和董事会的带领下,全行职工发挥逆水行舟的顽强精神,不甘后进的进取精神,力争上游的好胜精神,服务大众全方位的平等情怀,赢得了亳州市委市政府、谯城区委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奖励和好评。多次被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表彰。


十年来,药都农商行的资产乘着我国的经济大潮,迅速成长,实现了连年翻番,从2010年底资产规模52.2亿元,到2020年7月,资产规模526.00亿元,十年翻了十番,实现了10倍增长!其中各项贷款余额359.33亿元,各项存款余额413.52亿元,综合实力居省农金系统(省内83家农商行)第2位,其中部分主要经营指标居第1位。


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回顾十年历程,药都农商行人经历过困难,遭遇过困境,但他们以不屈的斗志,昂扬的拼搏精神,没有迷茫,步履坚定。


一、三年三大步,跨越山山水水

“药都农合行”挂牌之初,资产只有52亿,就银行业而言,属于名不见经传的“小银行”。但资产重组后,生产力极大解放,焕发了新的活力,全行实现“经营主体、治理结构、干部结构”等“三个转变”,树立“全面发展、主动营销、合规经营”等“三个意识”,开发出“支农、支商、支企”等“三个亮点”,经过一年努力,业绩凸显,从全省农金系统排名第十位横跨五步,进入了第5位的行列。


正当全行上下意气风发大干快上的时节,全国范围内的金融系统深化改革开始了。


一时间,去杠杆、收银根、头寸紧缩,银行业形势严峻。面对流动性压力,金融机构竞争骤增,小银行面临生存危机。面对困难,药都农合行全体员工奋发精神,领导带头自我加压,形成“人人有压力,人人有任务,人人有动力”的工作态势,创立奖惩机制,倡导“以情感人”,突出“服务”主题,提出“家家到,户户入”,把业绩建立在“服务至上”的平台上,终于在困境中站稳脚跟,在困难中不断前进。


为了更好地服务市场,2012年“药都农合行”二次改制,挂牌成立“药都农商银行”,这一次的凤凰涅槃,进一步迸发了创业活力。


经过一年的规模拓展,经过“深入客户、服务上门、提升客户合作意愿”等“三大工程”的实施,创造了“商家乐”“工薪乐”“易贷卡”等金融品牌,在2013年上半年,药都农商行终于突破了“百亿瓶颈”,存款规模越过百亿大关,达到102亿元。


实现了脱蛹化蝶的转变。


二、从“小”到“大”,情怀扩张资本

定位决定服务,情怀关联规模。药都农商行改制之初就确立了这样的“初心”:服务当地,支农、支小、支微。找准定位后,行里启动了二次业务转型,重点打造品牌体系,提升信贷服务质量,主动为农业项目以及涉农的小企业、微企业扩大信贷规模,开创了“掌上贷”“闪电贷”“普惠式小额信贷”等短频快的金融产品,扶助小微商家,短短两年多时间,信贷规模比2010年扩张了3倍。


更加贴心的服务体现情怀上,2015年,药都农商行主动负债20亿元,发行债券,募得资金,全部用来于支持小企业发展,为小微企业支撑了一片新的天空。同时,创新的产品“存款一本通”“惠民宝”也赢得了机构和市民的信赖,开通的他行免费转入、他行卡免费柜面取款等让利于民的贴心服务,更加展现药都农商行的“家国情怀”。以“小”赢“大”,药都农商行的资产再次连年翻番,从102亿到2014年175.63亿,再到2015年的300亿,再到2016年403.81亿。从扶助农业的“支小、支微”入手,用服务当地、造福桑梓的情怀,在2016年末,为涉农产业提供贷款达168.28亿,给农业、农村、农民以极大的支持。情怀决定发展速度,“三农”的反哺也很亲切有力,药都农商行在经营中快速壮大了自身,扩张了资本,实现了行业的飞速发展,开创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并且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和表彰。


——2014年,药都农商行“普惠式金融产品”被中国银行业协会授予“微型创业奖年度财务可持续提名奖”,县域小银行首获此类殊荣。


——2015年,药都农商行被国家银监会评为全国农商行“标杆银行”;安徽省联社开展“向药都银行学习”系列活动。


——2016年,资产规模入围全国银行业200强。


三、“大数据”引领科技创新,“药银”不改初心

十年来,药都农商行一直践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突出科技创新。受“金农易贷”当年上线开花,落地生根、171天完成授信45.76亿元的鼓舞,2017年之后愈加重视科技投入,着力打造科技平台,率先在亳州普及“普惠金融”,全力打造“快银行”,用科技践行普惠金融,在“支农、支小、支微”的理念指导下,率先“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减免跨行汇兑收费48项,投放ATM机353台,实现了村村全覆盖。大力为“药都品牌”添砖加瓦,为助力亳州中药材发展,量身打造了“中药材产业金融供应链”,为中药材产业提供信贷资金168亿元,惠及药农、药商、药企12万户,涉及就业50万人。


为进一步提速增效,药都农商行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率先研发使用“大数据金融”,完成市内数据整合,研发出科技含量很高的“金融模型”,创建了“金农易贷”模式,极大的释放了市场活力,用户网上申请、线上自动审批,极大地降低了道德风险、金融风险,降低了员工的工作强度,提升了贷款的速度。“秒速”的效率,提升了“信用”的人生品牌,助力了“道德社会”基石的确立。


“大数据金融”使用以来,药都农商行融合了“商家乐”“小微乐”“税融通”等多种金融产品,以手机银行和网银为载体,实现了客户贷款授信申请自助化、准入检查自动化、授信评级自动化、风险预警自动化、利率定价自动化、签订合同自助化和结款还款自助化等“七化”,扩大了对小企业、小商户、小工厂等“三小”的支持空间,手机银行签约83.56万户,短信提醒84.42万户,赢得社会广泛信任,被业内称为“药都模式”。


“大数据金融”引起了各级政府和行业内机构的极大关注,近年来,先后有300多家机构前来调研学习,为亳州社会增加了正效应和正氛围。


风雨十年,终见彩虹。药都农商行经历了国家金融事业的起伏,不因其“小”而无为,扎根亳州谯城沃土,不改深化服务“三农”初心,秉持“党管一体”理念,以银行党委为核心,发挥党在经营管理中的领导作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发起群众智慧,做到“两个维护”,完成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蜕变,10年资产翻了10番,累计为“三农”、“三小”发放贷款3500多亿元,为国家完成税费23亿多元,成为谯城区纳税第一大户、亳州市纳税排名第二的企业,直接解决就业岗位1000多个,有力地支援了家乡亳州的建设。连续两次被中国银保监会评为“全国标杆银行”,荣获“2018中国服务县域经济领军银行”“中国金融机构公众品牌认知度100强”“中国银行机构公众品牌认知度100强”等称号,2019年安徽省政府授予“安徽省第十二批‘115’产业创新团队”,被安徽省总工会授予安徽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和“安徽省五一劳动奖”。


“主板上市”的大幕已经拉开,在新时期,我们有理由期待,亳州药都农商行在经济大潮中将行得更远,舞台更宽,为亳州经济服务的主旋律,谱出新的时代篇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