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绩溪县瀛洲镇燎原村,有一群贫困妇女,她们用勤劳的双手和坚强的意志脱贫致富,为家庭的幸福生活撑起希望。
64岁的村民章淑芳,2000年丈夫因病导致重度残疾,20年来章淑芳每天五点起床洗衣烧饭、给家畜喂食、打扫家院,再帮丈夫穿衣起床、洗漱、饭盛上桌、帮忙服药,这是每天必做的事。她独自操劳着六亩多责任田与林地,从翻地、犁粑、播种、收割、入仓,都是自己一个人干。茶叶与干笋上市期间,她每天只睡三五个小时。天不亮就带着干粮就上山采茶、挖笋,有时天黑还到不了家,即使回到家还要忙着手工加工茶叶,剥笋、煮笋,烘笋。为了增加家庭收入,一年四季她都精心安排种上不同的跨季节蔬菜、瓜果和干粮,吃不完她就用于生猪养殖,看着自家的存折上的数字渐渐变大,苦和累也瞬间变成了幸福的音符。
56岁的胡有花,2012年因丈夫发生车祸打破了平日生活的祥和和宁静。瞬间,家庭重担像大山一样压在了她的双肩,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国家扶贫好政策一个接一个,让其改变了“等、靠、要”的思想,更加坚定依靠勤劳双手改变现状。2017年,村里帮她联系到了家门口茄园采摘、搬运、管理茄园的活儿。2018年,在镇村干部的努力下,胡有花做了保洁员,每月工资1500元,收入稳定且活不重。考虑她的情况特殊,公司只要她每天把划定的区域打扫干净就行。
62岁的高建青,丈夫多年前因病导致肢体二级残疾,一家三口的主要经济来源的儿子务工和夫妻两人低保、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津贴等,日子也是过得紧巴巴的。村扶贫工作队隔三差五到她家中谈心沟通宣传政策,帮她谋划稳定脱贫的法子。经过多番思考与考察,高建青选择了风险相对较低、市场销路较好的生猪养殖与仔猪销售这条路子。2016年以来通过“政策+资金+技术”的帮扶,开启了她的养殖脱贫路。为了尽快熟练掌握养猪技术,她一边刻苦钻研,闲暇之余就到村里养殖大户家里实地“取经”,一边积极参与各类特色养殖技术培训,有时与儿子一起在网上查找生猪养殖的先进经验,改进养殖方法。她对于生猪的管理很精心,每天给猪制作各类健康食物,定时给它们喂食,坚持每天至少打扫两次卫生和消毒,科学地给猪仔保暖、降暑,打预防针,减少猪的传染和感染生病。今年她靠着养猪收入1.3万元。(高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