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走进北京市顺义区高丽营镇一村——昔日脏乱差 今成“明星村”
来源: 周建设 张波 2020-11-05 19:14:50 责编: 许梦源 喻寒松 张波

APP标识图.jpg


 11

10月28日,安徽日报农村版乡镇融记者探访了北京市顺义区高丽营一村,发现这个昔日“脏乱差”村,短短5年时间已经逆袭为“明星村”,蜕变成群众点赞的范例:村容村貌好了,村民福利多了,村内文化氛围浓了,产业兴旺了,党群关系紧密了……

这一切改变,源自于高丽营一村创新实践“村规民约”,得益于该村“党员带头+村民自治”相结合的高效模式。

WechatIMG1483

党建引领  美丽乡村入画来

顺着高丽营镇往西北方向走,与昌平区交界、京承高速旁,便来到高丽营一村。村委会所在地墙面上,几块荣誉牌锃锃发亮--“北京最美的乡村”、“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首都绿色村庄”……而在四五年前,这里却是另一副模样。

“用脏乱差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当日,接受采访的村党支部书记庞强回忆,2014年以前,村里私搭乱建、门前堆物、光秃草地、乱扔垃圾等现象十分普遍。遇到大风天,“垃圾满街走、满天飞”。

尤其让村民难以忍受的,是村西的那条纵贯南北、长一公里多的臭水沟。“过去,谁家掏厕所的东西倒沟里头,谁家掏炉灰也倒沟里头……几十年的老作风、老习惯似乎没法改变。”一村党员户梁玉顺说。

2014年,高丽营一村新一届“两委”班子产生。针对村容村貌的整治难点,村民生产生活的痛点,“两委”班子多次研究后决定,抓工作就从环境“破题”。而“破题”的方法,则是依托“村规民约”中规定的内容,通过“干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最终形成党员带头、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WechatIMG1486

↑党员带头村民自治,党建活动独具特色。

“两委”班子和70多位老党员说动就动,带头拆除自家屋前屋后的私搭乱建、堆物废料、义务植树绿化环境、连生火做饭都不再用柴用煤,转而统一安装电气设备。那条被议论最多的臭水沟,也在争取政策后重新设计回填,实现了整治改造。

WechatIMG1489

↑北方农家小院,辅以新时代文明创建内涵,引导村民发展特色民宿业。

如今,走在高丽营一村,臭水沟已变成了荷花池,在空间宽裕处还修建出十多个地面免费停车位。村民做饭不再烧火冒烟,屋前屋后不见杂草堆物和垃圾桶;生活垃圾只需放在家门口,每天早上8点有车统一打包运走;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水泥路和花草围绕的村居。

文化赋能  擦亮美丽乡村底色

创新基层党建带来的红利,不仅是村容村貌变了,惠民便民举措多了,更丰富了村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娱乐活动。在村委会对面,一处总面积达3000平米的村民活动中心引人瞩目。

“村委会和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共同研究决定修建的,要让大家有更多地方娱乐健身。”村党支部书记庞强告诉记者,这是村里第三个村民休闲广场,该广场的功能更齐全,设施更完备,更人性化。“大家可以在上面打球、跳广场舞,也可以带孩子玩,我们的想法就是不能只有大人的设施,蹦床等设备也是专门给孩子们购买的。”

WechatIMG1491

↑村民活动中心,文体休闲设施完备,初心书店受到欢迎。

记者在现场看到,广场上篮球场、滑梯、蹦床等游乐设施一应俱全。而紧挨广场的一面,是一栋两层楼的村民活动中心。走进活动中心,一层是藏书3000余册的村民图书馆、村民小食堂、党员组织生活学习室、村医疗室等;二楼则是乡情村史陈列馆。

WechatIMG1493

↑一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影像博物馆正在展出老照片、老物件,让观者回到老时光。

值得一提的是,高丽营一村还注重利用高丽营镇“中国戏曲之乡”的传统文化优势,鼓励村文化队伍的生长。每一年,“爱曲社”评剧团都会去各村演出十几场,广场舞队伍也屡次在镇广场舞大赛中获奖。除此之外,当地结合区位优势,吸引类似像范学宜在内的创业者进村发展高端休闲民宿产业以及拾光影像博物馆等,利用文化赋能乡村发展底色。

产业兴村  旺了产业鼓了腰包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根本。”庞强说,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一村先后示范种植了170亩富硒小麦和富硒黄豆,并延长产业链创办了一村馒头加工坊;同时引进台湾养鱼技术,实现工厂化流水养鱼等。如今,通过产业兴村,一村人均年收入增长到2.6万元。

↑一村利用农业优势,开发特色食品——富硒馒头和面点,已在京城6家门店销售。

杨文新是一村引进的农业企业负责人,同时她也是高丽营镇一村农产品基地的总经理。作为北京市民的蔬菜保供基地,今年2月疫情期间,一村农产品基地作为盒马鲜生在保供蔬菜供应链发挥了重要作用,每天的蔬菜保障供应北京市民300多万人,为疫情期间做了保障贡献。值得一提的是,杨文新也始终把自已当成一村的一员,每年“重阳节”都要给一村年满60岁的老人送慰问品,进一步体现了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村里引进的龙头企业,每年重阳节都来开展慰问活动

“下一步,我们将借助电商和大数据在农业种植、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项目申报、农产品物流、订单农业等多个领域对接生鲜产品的种养殖,破解产销对接的难题;在农产品中特别注重突出区域品牌,延长产业链条,拓展农资、加工、为农产品物流等多种社会化服务业务,积极探索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农产品综合交易中心,大力推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杨文新说。(安徽日报党媒云乡镇融记者 周建设 张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