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一名垒石人,群众主动参与才是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宣城市工商业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第四届宣城市政协委员赵学工,带领扶贫工作队进驻旌德县白地镇江村时说。
在走访调研之后,扶贫队提出“五个起来”的三年奋斗目标,也就是让江村美起来、让旅游旺起来、让集体经济壮大起来、让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富起来、让党群关系和谐起来,并在党员及村民代表大会上代表村两委及扶贫工作队向江村全体村民作出了“一年变大样、三年大变样”的郑重承诺。
刚开始,群众不信任不配合工作,但随着老旧房屋改造的推进和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的实施,他们逐渐意识到扶贫队能真正做到改变村容村貌,带领百姓发家致富,于是主动配合扶贫队工作。
作为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赵学工三年如一日坚守江村,带领村“两委”到处跑项目、跑资金,寻找合作伙伴,对每一个回村创业的村民都满腔热情给予支持。在贫困户帮扶上,江村坚持“两清、三勤、两个不放松、三个及时”的工作要求,“两清”就是要做到自己与贫困户对扶贫政策都能弄得懂、说得清;“三勤”就是在帮扶过程中要腿勤、嘴勤、手勤;“两个不放松”就是帮扶时对自己和贫困户树高标杆,对工作标准不放松;“三个及时”就是对扶贫政策的及时落实、贫困户的困难及时解决、不符合政策又是贫困户面临的实际困难及时研究。这一工作方法被总结为“2323”工作法在全县推广。
如今,三年多过去了,江村先后获得旌德县2017年度“五合一”工作样板村、基层党建标兵村和精准扶贫标兵村,旌德县2018年“六合一”重点工作样板村、精准扶贫标兵村,宣城市十大美丽乡村,宣城市先进党组织,“一抓双促”九星村等荣誉。
驻村以来,扶贫工作队推进了外环路、青旅路、江三路、村庄道路建设、外环路边沟及涵洞、青旅路附属、外环路附属、北外环路路基护坡等工程、江洪路等道路类项目的实施,除此之外,扶贫队还推进了八小水利及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等水利项目的实施。
为了让江村美起来,江村启动省级美好乡村创建活动,筹资建设江村文化广场。2017年底,省级美好乡村顺利通过验收,江村文化广场也建成使用,2018年江村顺利完成全村的改厕工作,一个干净、整洁、美丽的江村展现在村民面前,江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在村级产业方面也构建多元化发展体系,以中心村旅游为基础,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为旅游业增添新元素。江村依托黄山东大门开发和全国第一批特色小镇——宣砚小镇的优势,先后建设了青年旅社、宣砚研学基地、“坐忘•江村”民宿及农业休闲观光园。江村旅游业态的丰富和发展,不仅吸引了外来投资者,更使一大批在外创业的江村人看到了机遇,回归了家乡。
江村先后建立了一个扶贫驿站、两个扶贫车间,容纳就业人员100多名,既促进了贫困户就业脱贫,又解决了留村群众在村就业问题。随着种植和养殖两大产业的发展,在江村产业功能区域模块项目建设上,江村初步形成了“南种北养”的产业功能区域模块,一块种灵芝、中药材、香菇种植,另一块用于小黄牛养殖,目的是把江村文化旅游和农事体验旅游、健康养生旅游结合起来。
几年来,江村村村级产业壮大、旅游业态转旺、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万元,贫困户家庭人均纯收入也达到了1.6万余元。2019年,江村被宣城市委统战部确定为“乡村振兴同心实践基地”并授牌。2020年,江村树立了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的奋斗目标。(阮欣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