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驻村有实效。”这是宿州市埇桥区蒿沟乡枪河村扶贫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王严驻村三年来最深切的感悟。自驻村以来,他把群众当亲人,在群众工作上下足了功夫,他和村“两委”班子共同绘就了枪河村新时代发展新愿景。
自驻村以来,王严深知脱贫攻坚工作责任重大,作为工作队长,只有政策精通、熟悉业务,才能指导好村里开展工作,才能完成好脱贫攻坚各项具体任务。他继承和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的“老西藏精神”,暗下决心给自己定下目标:不干则已,干就干好。为早日熟悉情况,尽快打开工作局面,白天他走村入户调研走访摸村情;晚上他认真学习政策法规,恶补扶贫工作业务知识。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光靠驻村工作队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充分依靠村党组织和广大群众共同努力。扶贫小组长人熟地熟,是脱贫攻坚工作的中坚力量,管好用好小组长这支队伍,对脱贫攻坚工作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小组长队伍刚配备时,人员素质不一,能力参差不齐。为提升小组长队伍整体素质,王严带领工作队每周组织扶贫业务知识培训,耐心讲解,悉心指导,对个别接受能力较弱的小组长,不厌其烦地讲了又讲、教了又教,直到学懂弄通为止。
他还经常性组织小组长互查互帮互学,开展岗位练兵,在较短时间内小组长队伍工作起色很大。在统一更换国办扶贫手册过程中,他和专干一起把全村230余户贫困户扶贫手册逐本认真翻看,对填写不规范的先用铅笔作出更正标记,再指导小组长进行规范整理,最后再逐个翻阅检查,确保信息填写准确无误。通过对扶贫基础档案进行整理规范,为后期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参考,在工作实践中锻炼了小组长队伍,提升了整体素质,小组长工作多次得到表扬,也为近3年全村127户226人稳定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到村工作之初,该村党建工作基础薄弱,组织生活制度不正常,支部缺乏凝聚力。王严发挥自身多年从事机关党建工作的优势,主动团结支部“一班人”,突出抓基层打基础,抓班子带队伍,不断健全组织生活各项制度,规范“三会一课”等基层基础工作,通过广泛开展各类活动,不断增强党支部的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2018年积极参与指导“两委”换届,主持召开村支部党员大会,顺利完成村党总支部委员会换届任务。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三个以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3年来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5人,发展新党员7人。疫情防控期间,在村支部的号召和带领下,共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扶贫小组长、贫困群众等自发报名参加志愿者队伍,积极投身抗疫一线,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驻村工作期间,王严积极协调区直有关部门,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220余万元,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作、乡村路硬化工程,修建村村通水泥路32公里,改善了交通环境;实施亮化工作,安装太阳能路灯300盏;投入10万余元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室100平方米,添置了健身器材和文娱设施,村为民服务中心功能齐全,较好地方便和服务群众;落实财政资金240万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入40万元建设扶贫工厂,落实扶持资金20万元建设村级光伏电站,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选派驻村3年,王严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贫困群众遇有困难总是找他帮忙,把他当作了“贴心人”。 如今,他依然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不忘初心,矢志前行!(韩伟)(安徽日报驻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