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安市裕安区韩摆渡镇在积极推动各项扶贫政策精准落地基础上,更加注重“扶志”与“扶智”,引导贫困人口牢固树立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决心,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和活力。该镇陆集村贫困户杨继刚正是这样的典型代表。
杨继刚幼时丧母,妹妹腿有残疾,一家人只靠父亲早出晚归打工生活。家庭经济困难,杨继刚早早独立,靠着自己的踏实肯干,不仅还清了债务,还建起了3间楼房。正当一家人对未来生活充满美好憧憬之时,噩运再次降临:去年国庆节后,杨继刚被确诊为中晚期结肠癌,这个沉重的打击让充满希望的一家人跌入深渊。
父亲已年迈,杨继刚又病倒了,家里失去了主要收入来源,高昂的治疗费用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了解这一情况后,陆集村及时按照规定和程序,确立杨继刚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政府帮他报销了绝大部分的治疗费用。此外,他还获得了农业补贴、光伏受益、低保金、临时救助等转移性收入,家庭生活状况得到很大改善。
同时,镇团委书记高翔被确定为杨继刚户的帮扶责任人,他对杨继刚家的情况十分重视,积极为杨继刚争取和落实相应的扶贫政策,走访过程中还给予杨继刚及其家人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
政策上的帮扶和精神上的抚慰让杨继刚重新树立起了生活的信心,病情也逐步稳定下来。慢慢地,杨继刚一家脸上的愁容消失了。
即便如此,杨继刚也没有一味“等靠要”,今年10月份,身体好转的他在镇扶贫站的安排下报名学习了小吃技术,并在韩摆渡镇马家庵街道华联超市门口摆了一个移动摊位,经营山东杂粮煎饼、手抓饼。因为生意刚刚起步,每天的营业额在100元左右,利润在50元左右。虽然收入不高,但杨继刚却很满足,他说:“要不是党和国家的帮助,我早就倒下了。现在做点力所能及的小生意,既不影响治疗恢复,也给女儿树立了一个榜样,我相信靠一家人的努力,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的!”(陈大伟 杨继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