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赵庄镇张朴楼社区:拓宽增收渠道 巩固脱贫成果
来源: 何祖龄 2020-12-26 22:26:49 责编: 何雪峰 陆杨 张波

WechatIMG177

WechatIMG189

近年来,萧县赵庄镇张朴楼社区采取创办扶贫工厂、兴建大棚基地、抓好土地流转、设立扶贫驿站、开发公益岗位等措施,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让辖区留守贫困群体,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较好地巩固了脱贫成果。

扶贫工厂让65人就业,15户脱贫

张朴楼吉祥鸟服饰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服装生产厂家。2018年被确定为扶贫工厂,该厂拥有厂房800平方米,机械70台,现有职工65人,其中贫困户15人。前任庄村贫困户张月玲因孩子有病不能外出务工,便来到扶贫工厂当起了缝纫厂,每月收入2000多元,家庭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和她一起进厂的另外14户贫困户,通过扶贫工厂的帮扶,全部脱贫走上致富路。

大棚基地带动辐射近百人就业

WechatIMG186

2020年,张朴楼社区多方筹措资金200万元,建成占地54亩的蔬菜大棚24个,然后承包给萧县茂成家庭农场经营,社区每年收取承包费12万元,用于购买公益岗位。

目前,返季节大棚内种植的水果黄瓜、圣女果、彩椒、长椒、芹菜、蕃茄、韭苔,品质优、产量高,一上市就卖上好价钱。农忙时有40多人在家庭农场务工,每人每天50元。在家庭农场的带动下,该社区发展韮苔600亩,亩收入1.4万元。韭苔上市季节,每天有50多名闲散居民利用晚上时间帮助择韮苔,每斤0.7元,不少农民一晚上就可以挣到100多元。

农业科技公司助农民增收

2019年,安徽省碧玉妆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张朴楼社区成立。法人代表袁丁是位返乡创业青年,流转土地750亩,主要种植小麦制种、玉米青储,农忙时每天都有30多名农民在公司打零工,每人每天收入近百元。

扶贫驿站让居民就业不再难

张朴楼社区就业扶贫驿站成立于2018年,扶贫驿站通过电商平台及时发布社区农产品销售信息,社区居民生产的红芋粉丝,纯天然、无公害、纯手工制作,以每斤高于当地市场价4元的价格在网上热销。

扶贫驿站还把社区无缝纫技术的女青年介绍到扶贫工厂进行培训,然后介绍到大中城市务工。该社区28岁的女青年孙闪,通过扶贫驿站的介绍,到扶贫工厂培训后,到上海嘉定区一家大型制衣厂务工,年收入5万多元。2年来扶贫驿站已介绍50多名到外地务工,月收入都在5000元以上。近日,扶贫驿站又和上海龙艺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联系,准备明年春节后介绍有就业意向的居民到上海务工。

开发公益互助岗,脱贫增收有保障

为巩固脱贫成果,张朴楼社区积极开发垃圾回收,环境巡查、公路养护、禁烧宣传、疫情防控、林业管护等公益岗位44个,安排44名贫困家庭就业,每户每月收入四五百元,确保了以上贫困家庭收入稳定持续增长。

“张朴楼社区的做法值得借鉴。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一点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业的长远之计。”赵庄镇镇长董爱民对笔者说。(何祖龄)(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