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倾情帮扶助脱贫——陈土楼村多举措摘“穷帽”
来源: 任爽 杨阳 2020-12-26 23:00:46 责编: 何雪峰 代明俊 张波

WechatIMG177

WechatIMG192

“张局长,感谢统计局对咱们村的支持,我们村也装上路灯了,晚上出门不再黑灯瞎火啦!”日前,老党员周玉良满面笑容地说。“东西两村终于联通了,我们接孩子再也不用绕道走了。”村民陈尚理开心地边说边比划。

萧县黄口镇陈土楼村位于县城西北部,几年前这里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是名副其实的贫困村。

2016年,按照县委“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部署要求,萧县统计局积极与陈土楼村对接帮扶工作,先后选派2名干部担任陈土楼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全局21名干部职工按照“人人参与、定点定户”的工作要求,每人每月到帮扶贫困户家中走访, 掌握贫困户家庭动态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围绕“智志双扶”的核心思想,通过“教育帮扶、技能培训、介绍就业”的工作思路,宣传、引导贫困群众剜除思想“沉疴”,激发贫困户自力更生、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

强化宣传教育,树牢“穷而有志”观念。该村依托村村通广播、“面对面说扶贫”、“群众说事日”等载体,积极宣传各项扶贫政策,全方位全覆盖宣传好、解读好各项扶贫政策。组织开展“脱贫光荣户” “孝善之星” “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自强意识,激发脱贫奔小康的内生动力。

强化基础建设,夯实脱贫发展根基。该村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全面解决1128户农户的饮水安全问题;辖区内6个自然村已进行了电网升级改造,彻底解决了农村电压不足、“卡脖子”问题;先后投入帮扶资金13万元,协调资金328万元,修建断头路、生产路3.8公里;新建文化活动广场4处;协调资金45万元,新建村内公厕8所;村内幼儿园、卫生室、电商服务网点等一应俱全,切实解决了群众出行、生产和生活问题。

强化内生动力,输血造血多管齐下。该村指导贫困户对种植的西瓜、食用菌、辣椒制种等经济作物的管护工作,积极帮助拓展销售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积极培育致富带头人5人,指导成立专业合作社3个,建成扶贫工厂1家,协调、引导本村近100名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让贫困户切实感受到发展生产有劲头,创业就业有激情,小康生活有奔头。

WechatIMG193

经过近5年的努力,现在的陈土楼村村貌焕然一新,村内道路硬化率达到90%以上,西瓜、辣椒制种、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已规模化种植,村集体经济收入近20万元,贫困发生率也已降至0%,戴在村民头上的这顶“贫困帽”终于摘掉了。(任爽 杨阳)(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