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旌德县三溪镇霍家桥村大力实施“四项行动”,助推乡村振兴。
实施农村基层党建质量提升行动,夯实党建引领基础。霍家桥村位于旌德县三溪镇西北部,由原来的坎上、龙山、礼芳三个村合并而成,17村民组,680户2400人。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4个党小组,党员98名。村两委干部5人,后备干部2人,县纪委监委2018年10月下派驻村扶贫第一书记1人。2018年以来,该村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规范远程教育学用管理;突出党建引领全村各项工作,开展党员季度量化评分,主题党日活动、党员“红黄榜”“告诫制”有效落实;持续开展强培训、遍走访、亮承诺、抓落实、树典型活动。成立5支“全天候”党员志愿服务队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脱贫攻坚、防疫抗洪、生产自救等22次志愿服务,去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全村98名党员主动为武汉抗疫捐款10015元。
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提标升级专项行动,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该村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基层党建、提升党组织组织力的有力抓手,加大谋划力度,充分利用现有集体资产资源和自然禀赋,因地制宜盘活开发资产资源,大胆实践创新,着力以“股改”“三变”为突破口,依托村现有坎上水电站、龙山水库等集体企业资产资源,成立霍家桥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招商引进博仕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金栀种植基地2家企业,发展了黄精种植加工、金栀种植、烟叶种植、黄牛养殖、家庭农场等12家农业(协会)合作社,运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通过水库租赁开发、坎上水电站发包经营、发展林下经济种植黄精、烟叶种植、金栀基地入股分红、林地和园改地流转管护等,谋实村集体经济发展。同时,积极组织发挥党员示范户、能人大户作用,通过集体、个体经济和合作社企业,有效带动农户发展种养加工业,增收致富,201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000元。
实施脱贫攻坚巩固提升行动,争做脱贫 “主攻手”。 2014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8户120人,当年贫困发生率10%。该村聚力“四季攻势”,扎实开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2020年排查认领9类58条问题,针对性制定具体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对每个整改问题都明确整改措施、整改责任、整改时限,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确保所有问题不折不扣整改到位。全面“大排查、大起底”,集中力量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突出问题。及时组织开展4轮地毯式 “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大排查、大起底”整改工作,动态排查解决贫困户住房、饮水安全、环境问题80个,确保问题清零。
实施乡村治理体系构建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治理。该村建立健全“一约四会”制度,实施网格化管理,及时成立了禁毒禁赌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推选会长4人、成员12名,制定“四会”工作制度和规则,订立操作性强的《村规民约》在全村上墙公布,评选法制家庭20户、“好人”6人,推进“党建+三治”,全面强化乡村“治理有效”。新建下怡廉洁文化(自治)广场、坎上德治文化广场、张家法治文化广场、模坦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4个,建成村部“一抓双促”工程展示长廊60米,在5个中心村组建成“党建+三治”文化墙200余米。强化革命传统教育,讲好英雄故事,传承红色文化,命名设立革命烈士广场,建成张本兴、陈直彬烈士广场2个;在全村广泛开展征集优秀家风家训活动,上墙张贴悬挂优秀家规家训30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家风建设。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有效促进“生态宜居”。 持续推进“三大革命”“五清一改”,集中解决“脏乱差”问题,建成坎上、庄屋组污水处理示范工程2处,旅游公厕2座,完成改厕300多座,投放垃圾桶220个,充实保洁队伍10人,建成“生态美”超市1个。
近年,全村每年完成10件实事,双基建设得到大踏步提升。完成硬化村组道路8公里、建桥7座,安装村组路灯200盏;新建文体广场8个;绿化道路5公里;污水处理项目2个;硬化护岸渠道3000米,建设高标准农田1000亩,建成安全饮水工程5处等,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得到较大提升。(朱于斌 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