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堰口镇许寺村原是全县少有的易旱易涝少数民族聚居村,201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近年来,该村相继建设两座光伏电站以及牛棚、鹅棚和蘑菇大棚等产业项目设施,实现村级产业从无到有。2020年,该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9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800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这只是堰口镇村级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该镇党委书记吴标介绍,堰口镇围绕乡村振兴目标要求,找准突破口,多渠道拓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483.47万元,同比增长94.92%,增幅位居全县第一。其中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突破2个,实现村强民富。
补短板,消除一般村。该镇经过摸底统计,全镇集体经济收入5至10万元的一般村有2个,其中江黄街道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服务群众能力不强,被列为2020年软弱涣散村进行整顿。镇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领导组帮助江黄街道梳理盘活村级集体资源资产资金,同时利用财政扶贫资金120万元,参与申报2020年堰口镇多村(街)联建产业基地项目,当年获得项目资产收益13.1万元。目前,江黄村通过光伏发电、产业扶贫、土地流转、租赁等方式,村集体经济超过40万元。
抓项目,全方位谋增收。该镇争取中央财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50万元,在高王村实施小集小学旧校舍改造项目,每年为村增加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3万元,吸纳5名贫困户人员就业。加快推进2020年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多村(街)联建产业基地项目工程,平均为每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全镇增收140余万。实施涉及大光社区、青莲等10个村的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增加村集体收入近35万元。同时统筹抓好扶贫车间、烘干房、扶贫基地等项目,保证收益一个不漏。
育强村,村强带动民富。堰口镇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做到早谋划、早行动,根据许寺村、魏岗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产业项目较多,有望实现经济强村的情况,成立工作专班,逐项分析研判村级集体经济。在依托一期、二期温氏养猪项目、整合资金项目的基础上,实现了许寺和魏岗50万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的突破,其中魏岗村达63万元。特别是许寺村在少数民族“共同发展”提升行动联合攻坚结对共建单位省财政厅、省广电局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田保护、整村搬迁、公共设施建设等五个方面扎实工作,荣获2020年度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基层党建工作先进村。目前该村已整体搬迁到新村居住,村内及附近有豆制品加工厂、胜军湖稻虾养殖基地,村民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当工人。(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