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王寨镇:“四个颜色”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来源: 李运 2021-04-08 22:24:11 责编: 何雪峰 张波 许梦源

“十四五”规划开局以来,萧县王寨镇始终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红色引领”夯实党建基础、“绿色理念”振兴乡村经济、“蓝色行动”维护良好生态、以“橙色文化”推进乡风文明,“四个颜色”描绘出乡村振兴“施工图”。

“红色引领”夯实党建基础。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让乡村全面振兴,就要解决好组织振兴。王寨镇聚焦基层党组织这个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不断加强作风建设、思想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化思想建设,抓住“关键少数”,紧盯基层支部,精心策划。2020年以来,王寨镇各党支部深入开展“讲、说、送”主题教育活动50余次,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中心传习所开展宣讲活动80余次,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同时,该镇强调筑基强根,培养村级领头雁。大力实施能人强村战略,从农村致富能人、产业带头人中选拔有经济头脑、有致富本领的“能人”培养吸收为村级“两委”班子后备人才,着力打造一支党性强、业务精、作风好的村干部队伍,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目前,培养村级青年后备干部52名,为推动村经济发展提人才保障。

以“绿色理念”振兴乡村经济。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绿色是关键,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动力。近年来王寨镇依托以河涯为中心的葡萄和黄金梨种植基地、以柿元为中心的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以王集为中心的千亩蟠桃观光采摘园、以张楼、演武、三座楼为中心的万亩胡萝卜种植基地,充分发挥种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壮大农村产业,合理安排项目,分配资金,促使产业融合发展。同时持续推进“党总支+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目前全镇发展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达406家,涵盖了家庭农场、畜禽养殖、农家合作社、油菜种植等特色农业产业。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油性牡丹种植900亩,黄金梨种植600余亩,蟠桃1600余亩,带动长期就业180人,高峰期用工达200人次/天,人均用工增收1.2万元左右。结合各村特色产业的成功经验,王寨镇将多点开花,有针对性地把油性牡丹、葡萄、草莓、中草药等产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为乡村振兴蓄能。

以“蓝色行动”维护良好生态。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王寨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综合治理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全镇生态文明建设。一是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盘活乡村“沉睡”的资源,激发乡村活力,保留村庄原有的树木、池塘、建筑物,用不破坏原有生态的方法改造邻里空间,并对村庄雨污管网进行分流改造,村容村貌大为改善。二是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扎实抓好镇内6条河流的保护工作,构建“镇、村两级河长+河道保洁员”的巡护管理体系,制定河长制公示牌15块,落实河道保洁员31名。三是常态化抓好农村综合环境卫生整治,利用世界地球日、植树节等时间节点进行宣传,每季度开展环境卫生大型集中整治2次,持续提升群众保洁意识,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以“橙色文化”推进乡风文明。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王寨镇巧借庭院小“美”,绘就乡村大“美”,提振群众“精气神”。以“智志双扶”为着力点,通过转变群众观念,激发群众致富内生动力,不断挖掘“不等不靠”的致富典型事迹,进行广泛宣传,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优先为贫困群众提供秸秆禁烧、巡河员等公益性岗位,积极引导公益性岗位人员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同时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倡导积极向上的文明风尚;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实现自我监督、自我完善;大力开展“我脱贫、我光荣”扶贫先进人物评选活动,不断“刷新”农民精神风貌,让文明乡风在王寨镇的各个角落焕发出新的生机。2020年全镇累计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86个,评选40个脱贫、带贫示范户,在增加了他们收入的同时,更让贫困群众有信心、有干劲,把拼搏奋进的精神传播每个角落,把乡风文明的种子播种到每家每户。(李运)(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