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德市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推动市场监管各项工作有突破、出亮点。
强化政治担当,提升政治建设水平。该局党委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发挥党建的引领和教育作用,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周例会领学、观看红色经典影片、干部教育在线学习和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广泛开展党史知识学习,通过每月定期举办市监大讲堂教育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强化学习效果。11个基层党支部利用“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我们的节日”、“永远跟党走”主题红色经典诵读比赛、“走新四军路、唱新四军歌、听新四军故事”实践教学等系列活动,达到增强党性、深化认知、审视初心、传承基因的效果。通过学习历史追寻红色记忆,引导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履职尽责,积极投身到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事业中去。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谋划开展知识产权宣传、眼镜计量器具检定、农贸市场公平秤检定、非法成品油行为专项行动等多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际行动。
强化履职能力,提升食药安全水平。严把疫情防控下的食品安全关。着力做好“四个紧盯”,紧盯消毒证明和核酸检测报告、追溯管理、环境监测、风险排查,积极联合市疾控中心对冷链食品和经营者进行更严格的核酸检测。严格落实采购报备制度、冷库备案制度、溯源制度、专运专储制度和全面消毒制度,全面加强进口冷链食品源头管控。对辖区进口冷链食品经营企业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阶段性督导检查。扎实推进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截至目前,共完成食品抽检457批次、食用农产品297批次、评价性抽检34批次、茶叶23批次。守好突发状况下的药械安全关口。加强药械监管“应急处突”能力建设,牵头拟定《广德市疫苗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广德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疫苗药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积极开展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发挥部分药店、医疗机构在药械相关领域新闻舆论工作的“前哨”作用,累计评价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242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44份。安排召开年度食品药品抽检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强化服务效能,提升营商环境水平。与郎溪县、溧阳市共同签署《苏皖合作示范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战略合作协议》,搭建线上“一站式”服务大厅和线下G60科创走廊“跨省通办”服务平台,实现“一地六县”企业开办、变更、备案“跨省通办”,着力构建两省三地“跨省通办、一次办成”政务服务新模式。5月31日,通过异地收件成功办理申请人在江苏省溧阳市提交“跨省通办”办照申请,发出“一地六县”首张“跨省通办”营业执照。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工作,在第21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周期间,发放知识产权宣传资料500余份。深入推进“百名干部帮百企”“四送一服”行动,帮助企业用好用足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帮助解决企业年报等问题,5月26日,被安徽省市场监管局作为试点单位正式启动个体工商户经营状态摸底调查工作。
强化法治思维,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开展“机关集中学法月”,法律颁布实施日、重大事件等时间节点的普法宣传活动,开展法律法规知识专项培训。做好成品油专项整治牵头工作,对督查检查反馈问题及时整改。履行“扫黄打非”成员单位职责,密切关注辖区非法销售地面卫星接收设施销售情况。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与江苏省宜兴市开展消费维权等领域合作,成功举办“一地六县”共同开展“满意消费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行动第三次联席会议,进一步完善联勤机制,携手共建信息共享平台和互联网平台,实现跨区域网络、数据互联互通,带动联动发展。
强化创新能力,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工程建设工作,突出宣传引导,举办“四送一服”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知识产权作用和价值宣传,在企业申请专利、商标等方面予以引导和支持,有效提升商标和专利总量。截至5月底,全市发明专利有效量942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8.50,高于全省万人量平均水平,同期增速27.6%。围绕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规模以上企业全面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配备首席质量官100%。鼓励企业争先创优,高位推动质量工作,夯实质量基础,积极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工作,持续推进质量强市各项工作。(万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