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大地姹紫嫣红,走进郎溪县凌笪镇境内,处处道路通达,座座村庄整洁,街道秩序井然,河流岸绿景美……目所能及皆为美景,身之所处皆是繁华,这是“十三五”期间,全镇干部群众在党建引领下,狠抓生态建设、民生事业等工作所取得的成就。
五年来,凌笪镇先后荣获宣城市先进基层党委、宣城市学习型党组织示范点、宣城市文明村镇、安徽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称号。2016至2020年,连续五年荣获省市信访“三无”乡镇称号;2021年1月,成功实现撤乡设镇目标。
生态优先谋发展
凌笪镇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林长制、河长制工作,在全镇境内开展黑臭水体、“清四乱”排查整治工作,对非法开采、垃圾乱倒、禁养区养殖禽畜及水产等问题进行整改;持续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宣传,镇河长办组织相关部门对农田灌溉区进行巡查,并安排专人对河道和田间的生产垃圾进行清理,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造成的危害;同时,该镇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大对境内企业的环保督查力度,全面淘汰低效落后产能。
截至目前,该镇共关停散、乱、污企业14家;实施砂石、矿山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提升、设备技术改造4家;查处并关闭禁养区养殖企业7家。
民生为本增福祉
凌笪镇以党建引领,始终把民生放在工作重要位置,在美丽乡村建设、环境整治、道路交通、危房改造、水利建设、安全饮水、卫生健康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持续改善。扎实推进集镇和农村环境整治,城乡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陆续启用,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档升级,下吴罗市中心村高效推进。
五年来,共落实卫生改厕1908座;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100%;完成农村公路建设85公里,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惠及2719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80户,贫困发生率从建档立卡时的8.7%降为0%。
特色产业富乡村
2014年,郎溪县蓝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凌笪成立,在凌笪镇独山村开发荒山,打造了伍员山水农业公园,种植了1500余亩蓝莓,经过几年的发展,蓝莓的种植技术已经成熟,在周边也形成了一定的市场。2019年,公司以反租倒包的方式,将蓝莓种植园发包给附近的50余户农户,带动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近年来,凌笪镇结合本镇实际,积极探索和更新产业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白茶、蓝莓、葡萄、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以特色产业推动乡村经济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镇有农业龙头企业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7个,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1个,市级特色产业村3个。
党建引领强基础
“我们在新建村党建文化长廊的基础上,于2018年底在村扶贫产业园改造了一栋60平方米的房屋,创建了帮友工作室,打造先锋领航、多彩侯村这个党建品牌,作为党建领航扶贫加油站、茶叶技能培训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脱贫攻坚主战场等特色阵地。我们创建‘帮友工作室’,旨在通过工作室这个阵地,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为群众搭建致富平台。”该村党总支副书记岑梁介绍说。
“帮友工作室”的成功打造,只是凌笪镇创党建品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凌笪镇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坚定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激发了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的热情,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党组织基础。
凌笪镇根据各村特点,打造了“多彩侯村、锐意下吴、‘莓’好独山、宜居钱桥”等党建品牌,以党建品牌促进乡村振兴。以党建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为主线,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力量为重点,大力实施“五基五力”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党建+三治”乡村治理体系,把党建工作融入乡村振兴全过程,为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几年来,全镇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达标,年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全部消除。(夏忠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