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20字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今年6月份,根据区委组织部要求,药都农商行总部党委推荐,作为第八批选派干部,我行金融市场部柳欣和董事会办公室杨帆两位同志被派驻到古井镇门庄行政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工作队副队长。驻村工作开展以来,两位同志迅速转换工作角色,端正工作态度,认真学习相关政策方针,放下面子、俯下身子、迈开步子,坚持以实干促振兴,坚持每天串村入户走访、摸排,通过项目引进、乡村振兴贷、特色产业扶持等多项举措,在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
一、门庄行政村基本情况
门庄行政村位于亳州市谯城区古井镇西北部,与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宋河镇相邻,兆河、洪河穿村而过,下辖16个自然村,户数2217户,总人口6868人,耕地面积7410亩,农作物种植以粮食、中药材、蔬菜为主,包括优质小麦、高产玉米、白术、牡丹、芍药、洋葱、大蒜、小辣椒、娃娃菜等;畜牧业养殖以养鸡、养羊、养猪、养牛为主。目前村两委9人,村干部6人,驻村工作队3人,后备干部2人,选调生1人,全村党员142人,其中女党员25人。
二、驻村工作队的特色做法
(一)党建引领,答好“组织卷”。
1.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抓好班子团结。一是督促村两委成员一定要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对上级布置下来的任务要按时、按质、按要求完成,不推诿、不推脱、不拖拉,对上级需要向下级传达的通知要求在第一时间进行上传下达;二是注意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之间的团结,两者都是村里的“顶梁柱”,两委会之间不搞“一言堂”,实行民主管理;三是要注意村两委同村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对村民、群众反映的事情及时化解处理。
2.党员发展工作。按照“双培双带”和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的要求,坚持每月10日主题党日组织党员学习,把种养殖大户、发家致富能手和有文化的优秀青年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力争建设“五个好”村党支部,带出一支合格的党员队伍。
(二)产业振兴,答好“经济卷”
1.支持村民大力发展畜牧养殖。目前村里有养鸡、养猪、养羊和养牛专业户,有的上了规模、管理能力强、效益较好,有的规模小、管理不规范、效益差,驻村工作队会同村两委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综合利用政府和派驻单位的各项乡村振兴政策和资源,在资金、技术、管理、销路等方面提供支持,帮助村民扩大产业规模,提升效益。
2.扩大蔬菜、中药材种植面积,深化产品加工。目前门庄行政村蔬菜种植1000亩以上,以辣椒、洋葱、蒜苔、豆角等常用蔬菜为主,村民零散出售,不仅销路少、销售期短,销售价格也无法提高。考虑到目前村里蔬菜种植的现状,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多次开展座谈会,围绕当地农户种植面临的困境难点,借助派驻单位药都农商行客户群体众多、蔬菜需求旺盛的优势,剖析问题、制定对策。一方面对接药都农商行合作的学校、医院、药厂等客户群体,围绕有机蔬菜种植,帮助村民打开销路;另一方面谋划建造冷库项目,借助药都农商行已合作的三甲仓、中联以及其他中小规模的冷库客户管理经验,为村部建造冷库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从而提高蔬菜存贮保鲜能力,反季销售,增加村民和集体经济收入。同时,在冷库建造、管理、运作的过程中,药都农商行将提供振兴e贷、金农企e贷、金农易贷、农房贷等“一揽子”的乡村振兴系列贷款产品,满足施工方、承租方、种植合作社以及周边农户的融资需求。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利用特色农产品发展深加工,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建立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拓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动农户进行大棚种植,依托金融产品,将扶贫和产业振兴有机统一,将金融的扶贫“输血”功能向乡村振兴 “造血”功能转变。
3.依托古井集团以及周边酿酒企业,计划新建一家瓶盖厂。门庄行政村人口较多,离古井镇较近,10分钟左右的路程,而古井镇以酒乡著称,周边酿酒企业的配套设备需求较大,瓶盖厂对场地、技术要求较低,可以解决本村劳动人员务工需求,同时带动村民和集体经济收入。
4.做好为农服务技术保障工作,特别是为种、养殖大户做好防病、治病等服务工作;积极组织农民、务工人员参加技术培训;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稳妥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作物。
(三)外引内培,答好“人才卷”。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目前村里有后备干部2名、选调生1名,驻村工作队3名,以及年轻的村干部,后续将通过更多方式,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工作,把人才引进来。同时,积极推动致富能手、大学生、退役军人等进入村两委班子,完善人才培育培养机制,用好本土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动力。支持、扶持本村学生上学,再苦不能苦学生,每年6-8月份对中考、高考学生和家长进行座谈,通过希望工程、圆梦大学行动、成长助力计划、雨露计划、助学贷款和社会捐资等,保证全村不出现因穷辍学现象。
(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答好“衔接卷”。
1.按照“两不愁”、“三保障”,扎实抓好“六个精准”工作和“五个一批”政策落实,协助村两委组织实施好扶贫攻坚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确保贫困村农民人均收入稳定;通过引导种养殖大户带领村民发展以及设立公益岗、个性化帮扶等多种渠道,增加贫困人员收入;对贫困户进行逐户走访,进一步了解贫困户的现状,动态监测边缘户、不稳定户、突发困难户的返贫致贫风险。
2.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力度,合理用好光伏资金,督促抓好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政策。
3.扎实抓好就业产业扶贫工作。根据门庄行政村人口结构,综合利用派驻单位药都农商行合作的企业群体,积极协调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向行政村倾斜,增加住村人员、留守老人等适合贫困户就业的工作岗位,配合人社部门开展贫困户就业培训,力争转移贫困人口到企业就业。
(五)文明乡风,答好“美丽乡村卷”。
1.党建引领信用村创建。虽然谯城区暂未全面推广该项工作,但驻村工作队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在进村入户走访、摸排的过程中,根据信用评分的相关定性指标,比如邻里关系、家庭教育、孝敬老人、热爱公益、支持村两委工作、移风易俗、摈弃恶习陋习等进行评议,协同村两委提前做好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系列工作。
2.门庄行政村作为古井镇2021年打造的唯一一个省级美丽乡村,村部建立了具有美丽乡村特点的村规民约,做好治安巡查、扫黑除恶,对信访积案及时化解。
3.开展卫生文明评比,营造文化氛围,如“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评比。
4.美化环境,做好“五小景”、“五小园”;加大秸秆禁烧工作宣传,搞好农村道路及房前屋后的环境治理。
5.做好退役军人的登记、服务工作,拥军优属,鼓励退役军人创业,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6.加强普法力度,使大部分村民学法、知法、懂法,会用法律保护自己财产和安全。
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任重而道远。作为年轻的选派干部,驻村工作队深感自身的责任和重担,在后续开展工作中将同村两委通力合作,遇事共商、问题共解、责任共担,拧成一股绳、形成一股劲,齐心协力,打好乡村振兴这场硬仗,答好乡村振兴这张“新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