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萧县杨楼镇立足实际、守正创新,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总要求,紧盯“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总目标,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认清红色文化资源的励志作用,不断增强抓好党史学习教育的政治责任。该镇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把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团结在党的旗帜下。注重挖掘本土红色资源,讲好身边红色故事,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主题党日、重走革命路等形式,进一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筑牢理想信念。红色基地是党史教育的鲜活教材和生动课堂,要灵活采取学习培训、实地感悟、传统教育等形式,深刻认识红色文化资源的感染熏陶、凝心聚力、塑心育人、激励士气等功能,切实理清依托红色文化抓教育的思路,明确运用红色文化抓教育的职责,丰富拓展融合红色文化抓教育的途径。
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在潜力,着力拓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方法途径。该镇把学习党史同“我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各党支部纷纷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台账,并对拟办事项实现调度报结机制,积极解决群众期盼。突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的阵地优势,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建立紧密联系,陆续开展“学习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党课开讲啦”“举旗帜•送理论”等活动,在疫苗接种、防电诈宣传上持续用力。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汲取共产党人的为民初心,在为民办实事中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亲和力,用情凝聚社会各方资源的强大动能。该镇成立宣讲团,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村入企到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微宣讲。在乡村,“五老”宣讲团成员结合自身经历,为大家带来一堂堂深入浅出、精彩纷呈的生动党课,引起在场群众强烈共鸣;在企业,宣讲工农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举足轻重的作用,点燃广大工人强烈的自豪感;在校园,青年宣讲团声情并茂地讲述着小萝卜头在渣滓洞中艰苦求学,勇敢乐观的大无畏精神,激发了同学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强烈热情。开展党史宣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群众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断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塑造新时代文明新风尚,构建和谐明理新气象。(张炎)(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