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又高兴又发愁,这下好了。有了这次临时救助,我家两个孩子大学学费负担又减轻了不少,真是太感谢你们啦!”8月12日,界首市东城街道东顺河社区中南商贸城小区低保家庭任先生激动地说着。
为进一步把困难群众的民生底线兜住兜牢,帮助困难群众及时知晓救助政策、享受到救助政策,东顺河社区不断探索社会救助制度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将困难群众与救助政策、救助资源精准对接、有效连接,打通为困难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应保尽保,不落一户”。
任先生身体视力残疾,婚姻离异,平时和三个子女一起生活。一双子女今年分别考取中国政法大学和阜阳师范大学,另一子正在合肥市高校学习。高兴之余,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也给他带来了甜蜜的烦恼。
像任先生这样刚从农村来到城区落户不久的家庭,起初对社区缺乏一定认知认同。在社区开展的大走访中,工作人员了解到其家庭的实际生活状况,主动向其宣传社会救助政策,帮助办理了每月2395元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同时,常态化关注其家庭生活,做好跟踪服务。在今年开展的社区“我为群众办实事、文明实践暖民心”志愿服务系列活动中,社区网格志愿者得知任先生两个子女同时考上大学,第一时间来到他家,指导其家庭准备材料,帮助申请“福彩助你上大学”救助项目,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任先生的烦恼,让整个家庭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近年来,东顺河社区将社会救助融入网格化社区治理,将走访、发现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列为社区重要工作内容。围绕“为民服务解难题”目标,开展“社会救助服务+”行动。借助上级“返贫预警、未贫先防”预警信息和社区网格化大走访活动,利用数据赋能,深化个案精准服务,从“人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人”。发挥“福彩助你上大学”“助学成才”“金秋助学”、即时临时救助等项目作用,主动发现、积极为遭遇急难的“沉默的困难群众”提供生活、就学、就业、医疗、住房保障、事务代办、心理慰藉等多元服务,实现弱有所扶、难有所帮、困有所助,帮助救助对象坚定生活信心,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更好地融入并适应社区和社会环境。(尚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