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界首市田营镇李能村农家书屋,今年78岁的退休老教师卢之亚戴上一副老花镜,端坐于书桌前,手里捧着一张报纸,看得津津有味。
“农家书屋就建在我家门口,每天一有空就过来看书,很方便。”说起农家书屋给村里带来的变化,他直言,自从村里建起了农家书屋,村民有了阅读的热情,村头聚集打牌的人几乎没有了。
近年来,田营镇加大农家书屋建设,将其作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抓手,使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凝聚精神、促进乡风文明和谐、引领群众科技致富的宣传阵地,更成为村民们劳作之余的“充电站”。
“农家书屋为村民搭建了学习知识的平台,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助推了乡风文明。”该镇宣传委员付奔表示,农家书屋已真正成为群众的文化阵地,在倡导文明新风、推动淳朴民风、和谐村风、文明乡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
为了让农家书屋更好地服务群众,近年来,该镇把农家书屋建设作为一项文化惠民工程来抓,积极引导群众到农家书屋“充电”。农闲时,群众到这里读书看报,看专题技术讲座视频;农忙时,这里更成了学习农业知识、传播先进文化的“大讲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学技术、学本领、长知识,农家书屋悄悄改变着村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同时田营镇不断完善农家书屋内部设施,提升农家书屋管理水平,5个行政村已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并配备专人管理农家书屋,负责图书的归档、分类、借还登记、保洁工作。
田营镇还充分利用农家书屋图书和活动室组织留守儿童开展阅读、绘画、安全知识讲座等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农家书屋逐渐成了留守儿童假期的小乐园。(安徽日报农村版通讯员 李海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