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郎溪县凌笪镇侯村蜜枣加工厂里,一派繁忙的景象,十几名工人划枣、煮枣、捏枣,忙碌个不停,车间内也散发着一股清甜的蜜枣香。车间外,国网郎溪县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队员们正在对厂里的用电线路和设备进行安全检查。
“现在每天加工的青枣能达到2000多斤,从加工、出成品再到储藏,一刻也离不开电力保障。”侯村蜜枣加工厂的老板王学农说道。每年农历七月中旬前后,是青枣成熟的时间,也是开始制作蜜枣的时候。由于蜜枣加工季节性强,大约从每年处暑开始,总共20多天,时间紧,青枣产量高,保鲜期有限,而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和郎溪公司供电员工的贴心服务,给蜜枣在中秋节前上市加上了双重保障。
早在2016年,国网郎溪县供电公司就先后投资380余万余,对侯村地区6个台区实施变压器增容、老旧线路改造等,大大提高了当地的供电水平和电力质量。如今,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侯村蜜枣基本告别了家庭作坊式的加工模式,逐步走上规范化、规模化和机械化,先后成立了侯村蜜枣协会、侯村蜜枣合作社、侯村蜜枣家庭农场等,并注册了商标。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既保障了蜜枣产量,也提升了当地的生产规模,使得侯村蜜枣这块传统美食金字招牌愈发闪亮。
近年来,凌笪镇大力发展经济作物,除侯村蜜枣外,还有下吴村的白茶、独山村的蓝莓等,同时也实现了农产品在本地从采摘到加工再到出售的“一条龙”的产业链。特色产业兴旺的背后,是电力的提前规划建设,自2016年以来,国网郎溪县供电公司相继在凌笪镇实施农网改造工程51项,总投资达3400余万元。如今,在全市范围内,该公司已率先完成县域28个贫困村的农网改造项目,全面促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安徽日报农村版通讯员 孙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