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安市裕安区徐集镇着力将产业扶贫政策落到实处,以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总结工作经验,大力发展产业到户项目。为落实好产业到户项目,徐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上下联动,做到早谋划、早动员,对辖区内具有产业发展条件和发展意愿的农户进行摸排,向他们讲解产业扶贫最新政策,鼓励他们继续勤劳奋进,靠自己的双手巩固脱贫成果。为保证产业扶贫资金用到实处,徐集镇在今年7月初组织80余名文明实践志愿者对所有发展产业到户项目的农户进行了初验,6.019万只鸡鸭、4507只皖西白鹅、213头生猪、571亩稻虾顺利通过验收,570户1086人受益。
发展到村产业,使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通过前期村民建言献策,相关工作人员积极谋划,徐集镇上报了一批重点产业项目。截至目前,今年通过裕扶组、裕农工组批准下达徐集镇产业到村项目共计2个,一是投资190万元的棠树村粮食仓储、烘干项目,另一个则是投资50万元的东方红蔬菜大棚综合项目。此外,由裕安区农业综合开发处组织建设的投资逾600万元的高标准农田项目也正在加紧设计中。这些产业到村项目一旦建成落地,将为一大批脱贫户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同时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提供强劲动力。
加强资产管护,保证村级经营性资产受益。自实施脱贫攻坚战略以来,区政府在徐集镇10个村(居)共投建了18座光伏电站,为贫困群众增收开辟了新途径。2020年,徐集镇共为379户建档立卡户发放了113.7万元光伏扶贫资金。2021年,光伏扶贫政策有所调整,电站全部确权到村、收益全部划拨到村,预计徐集镇全年光伏发电收益约144万元,其中60%将用于村内开发公益岗位,剩余40%用于支付村内小型公益事业费用支出、奖助老弱病残等。为保障光伏电站发电能效,村级聘用光伏管护员对电站进行专管,同时镇扶贫站不定期组织人员对各村电站维护情况进行督查检查,确保光伏电站持续发挥带贫减贫效益。经营性资产是村集体的重要收入来源,为坚决杜绝“一建了之”“无人管护”等情况的发生,近日徐集镇组成由党委副书记带队、扶贫站参与的工作组对全镇所有村集体经济项目进行了全面排查。经排查,全镇18座光伏电站以及全红村土鸡养殖场续建项目、黄岳村君盛养殖场建设项目等5个项目均在正常运作中。(刘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