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走进寿县刘岗镇陈楼村,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延伸进村组、一排排白墙黛瓦的老房子整洁大方,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村民在文化广场上休闲运动,一幅幸福乡村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准确把握村情,切实加强党组织阵地建设
抓好班子建设,筑牢堡垒聚人心。陈楼村下辖25个自然村,党员99人。长期以来,该村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争创服务型党组织为目标,促进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先后被评为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淮南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寿县“无讼”社区示范点、寿县“花园式单位”、寿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好党总支”等。
加强队伍建设,发挥战斗核心作用。村党总支立足实际开展“双培双带”活动,突出典型教育树标杆,力争使每个党员做好后备干部的培养工作,党员帮扶制度得到发展,提高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总支在群众间的威望不断提高,群众认可度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以新村建设为载体,全面打造美丽乡村
加强中心村建设。2017年,陈楼村围绕中心村建设,以“5+2、白+黑”的精神,走村入户向村民解释优惠政策、处理纠纷,实行倒排工期、现场驻守制,严格把控了质量和资金安全,积极打造靓丽新村。2019年,争取上级资金,再次对中心村实行了硬化、亮化、美化,进一步提升了美丽新农村新形象,群众获得感和满足感进一步提升。截至2020年底,陈楼中心村已经分别被省市县评为“美丽乡村示范点”。
大力抓好乡村环境整治工作,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该村落实责任,实行环境整治分段负责制度,每个村干部包段负责,确保了环境卫生无一处遗落。目前,陈楼村建设有2座水冲式公厕,并已投入使用,聘请了5名保洁员,督促其早、中、晚打扫卫生,努力展现陈楼村水清、山绿、景美的农村自然风貌。
建设远教示范站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该村投资20万元新建文化长廊300平方,加强普法宣传,努力引导群众学法、懂法、用法。陈楼村荣获淮南市“无讼”社区称号。
以产业发展为重点,全面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大力发展苗木支柱产业。利用的交通和良好的地理优势,以苗木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以党员干部带头种植为模范作用,积极引导鼓励群众发展苗木种植,全村苗木种植面积达到2200余亩。群众富裕了,也为村级集体经济带来良好收益,仅苗木土地服务费每年可达12万元以上。
大力发展农牧结合的绿色生态农业。该村积极争取资源化利用项目,大力发展有机农业,通过多次与上级部门、农业技术人员协调联系,争取项目资金和技术服务,建成了生猪养殖小区3个,年出栏生猪达600余头,特色渔业养殖示范点2个,年收益达100百元,有效带动了全村经济发展。
切实搞好农业科技服务。村党支部积极发挥远程教育站点的作用,为农民发展农业进行“充电”,辅导农民科学施肥、喷药等知识,不断提高村民种植管理技术,增加农业产出率。
以为民服务为核心,全面解决群众困难问题
在农村低保评议过程中,该村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严格入户调查,积极开展低保民主评议,及时将民主评议结果进行张榜公示,其低保评议活动获得了村民好评。
建成综合服务一站式大厅1240平方米,提供社会救助、社保就业、法律援助、外来人口管理、矛盾纠纷调处、心里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并拥有室外活动场所和村务公开栏,文化宣传长廊,法制宣传长廊。
着力解决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秸秆随意抛弃和焚烧等问题,加快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善农村社区卫生条件。目前,该村共有从事以上公益岗位人员18名,做到管理服务常态化,全年投入资金 5.6万元。
如今的陈楼村各条道路干净整洁、农家院落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树掩映,产业发展如火如荼,迸发出了新的生机与希望,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了基础。(安徽日报农村版通讯员 楚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