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桃州镇:习俗话中秋 家庭颂文明
来源: 陈扬 芮梦瑶 赵梦琪 2021-09-18 14:39:24 责编: 李伟 喻寒松 夏朝阳

近日,广德市桃州镇联合双河社区共同开展“习俗里话中秋 家庭间颂文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诗情画意贺中秋

“中秋是寓意团圆的美好节日,代表着家和万事兴,有没有小朋友愿意分享和中秋有关的诗词歌赋啊?”在活动现现场,工作人员邀请参与活动的未成年人勇敢展示自我,大家以月为题,深情朗诵传统诗词《静夜思》、《古朗月行》、《月夜忆舍弟》、《水调歌头》等,轻吟缓诵将诗词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歌以咏志,诗意传情,一首首描写中秋的古诗词,一曲曲悦耳动听的歌曲从孩子们的口中颂出,将中秋节的诗情画意娓娓道来。

家风文明颂中秋

“大家知道安徽桐城六尺巷这个名字的由来吗?”活动现场,安徽巾帼宣讲团成员通过孔融让梨、桐城六尺巷两个家风故事作为切入口,为现场的家长和孩子带来一场“家风家训传万家”的精彩宣讲。

“家风的形成,无关贫富,只关德行,普通家庭同样能营造出良好的家风。作为家长要做到不溺爱孩子,从小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用良好家风,培育子女,回馈社会。”以中秋佳节为契机,一场关于“家风、家训、家教”的宣讲,让广大群众增强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的同时,也能为孩子们长人生智慧,补精神之钙,让好的家风延续下来、蔓延开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七彩灯笼觅中秋

听完宣讲员生动的家风故事宣讲,志愿者又为家长和孩子们讲解了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以及灯笼的来历,让孩子们不仅对灯笼有了新的认知,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随后,工作人员细心地给大家讲解了制作创意灯笼的简单流程和方法,孩子们都跃跃欲试,开始了自己的创作。“这个是月亮,这个是玉兔,这个是花朵……这些灯笼都好漂亮呀。”大家一齐动手,一会功夫,一个个充满童趣、节日气氛的灯笼就呈现在大家眼前。小小灯笼,向我们传递的是一声节日的问候,一份祝福,一份生活的创意,大家手持自己亲手制作的创意的灯笼,用喜悦的心情共庆中秋佳节。

“我非常愿意带孩子参加这样的活动,不仅能了解了中秋节的起源,也让孩子对家庭团圆、社会文明等有了更深的理解。”现场刘女士表示她已经是第三年带孩子参加社区的中秋系列活动了。

“我们希望通过开展这一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孩子小就了解、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同时让更多的家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让未成年人‘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桃州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负责人表示。

背古诗、听故事、做灯笼,这场广德市桃州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大家在习俗里品味中秋,在家庭间传颂文明。(安徽日报农村版通讯员  陈扬 芮梦瑶 赵梦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