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泗城镇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 王健生 2021-09-26 17:00:53 责编: 何雪峰 代明俊 胡明兵 夏朝阳

近年来,泗县泗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通过资产盘活、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等方式,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坚持党建引领,强化责任落实。该镇成立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揽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大局。镇党委多次组织召开党委会、工作例会、调度会等,听取全镇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现场调度指导,推动工作落实。推深做实“一抓双促”工程,实施“棋牌星”联动机制,选派3名科级干部担任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各个村常态化配备2-3名年龄轻、学历高、有闯劲的后备干部,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实行镇领导班子包村联系制度,通过定期深入一线调研督导,帮助村“两委”干部理清工作思路,协调解决集体经济发展难题。

坚持盘活三资,充分发挥效益。该镇开展全面清查,彻底盘活“三资”,着力把闲置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采取招标、拍卖经营权等方式发包集体资产、资源,千方百计增加集体收入,让农民从中得到实惠。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赵庄村积极盘活闲置小学、闲置土地、闲置农机等资源资产,通过对外发包、租赁形式,每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9万元。胡陈村聚焦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大力盘活闲置的土地资源,积极探索庭院经济和林下经济,保障农民多渠道致富。由村集体出资提供种苗,苗木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和后续销售服务,群众负责日常管理。目前,已与80多户农户签订种植合同,栽植栾树5300多棵。

坚持多元发展,全面促进振兴。该镇以推动多元发展为切口,大力发展产业,探索建立秸秆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壮大、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等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新机制,村均增加村级集体收入12万元。彭铺社区依托集体经济专项扶持资金发展经济,在北京新发地购置门面房1套,年稳定增收5万元,且增值空间巨大。胡陈村依托帮扶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的政策和资源优势建成农机大院,配置铲车、拖拉机、打捆机、播种机、旋耕机等农用机械装备26台套,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0余万元。

2020年,泗城镇年度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全面消除10万元以下经济薄弱村,西部4村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总量达到224万元,村均56万元,同比增长191%。其中10-30万元村2个,50-100万元的村1个,100万元以上的村1个。胡陈村多元发展模式入选《泗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案例选》;今年以来,西部4村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总量已达到193.5万元。(安徽日报农村版通讯员 王健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