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代桥镇:玉米秸秆成了宝
来源: 桑艳峰 2021-10-07 11:14:02 责编: 李伟 许梦源 夏朝阳

“现在不再发愁秸秆的去处了,送到他们这里,一亩地还能卖个四五十块钱,很不错。”在界首市代桥镇尹庄村秸秆收购加工基地,刚卸完一车玉米秸秆的尹庄村村民柳怀亮很高兴,“我这个电动三轮,一车可以卖5块钱,一天可以拉十多车。”

为了解决农作物秸秆的“去处”,更好地服务于秸秆禁烧和环境卫生整治,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该镇多措并举,探索解决秸秆综合利用的措施方法。在保留传统的直接还田、畜牧养殖过腹还田等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招商引资,引进秸秆收购、加工企业,共同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安徽飞兵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该镇招商引资的一家秸秆加工、收购企业。“我们主要从事秸秆收购、加工,生产生物颗粒及秸秆饲料,年产生物质颗粒和秸秆饲料8万吨。”该公司负责人潘红兵介绍。目前,该公司正在大量收购玉米秸秆。

同样,在秸秆综合利用作出巨大贡献的还有张老庄村的种植大户张允甲,“我购买、租赁四台大型打捆机械,无偿为群众打捆秸秆,打捆后的秸秆卖给国能临泉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张允甲介绍。

“我们发挥本土种植养殖大户能人作用,由种植养殖大户购买打捆机械,政府给予一定补贴。种植大户免费为群众打捆秸秆,打捆后的秸秆归大户所有。对此,群众非常满意。”该镇张老庄村党总支书记张玉杰说,“此举,既让种植养殖大户赚取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又解决了农户秸秆无处堆放的问题,还消除了秸秆禁烧和环境整治的隐患,可谓是一举多得。”

“我们多举措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让大部分秸秆得到充分利用,避免了环境污染,发展了农村循环经济,推进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该镇分管环保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该镇已完成秸秆综合利用1.73万亩。(安徽日报农村版通讯员 桑艳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