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界首市舒庄镇赵营村俊良种植专业合作社400亩高粱地里,沉甸甸的高粱穗压弯了枝头,几台大型收割机正在采收。
“今年高粱长势不错,穗大、粒饱,亩产在1000斤以上。”合作社负责人张俊良抓起一把高粱粒搓了搓,喜上眉梢。
张俊良是当地有名的种植大户,自2010年界首市俊良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主要发展小麦良种繁育和花生、高粱等农作物种植。
今年6月,经过多方考察,张俊良决定采用“公司+合作社”的经营模式,与贵州茅台酒厂签订协议,采取订单种植代管模式,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合作社种植的高粱不愁销路,从地头直接进到企业车间,种植效益有保障。
“我种植的高粱品种是新湘粱2号,株高160-170厘米,属抗旱、抗倒伏能力较强的酿造型矮杆高粱。”据张俊良介绍,今年贵州茅台酒厂给出的高粱收购价为每斤2.05元,远远高于合同1.2元的保底价。
在当地农技专家的指导下,张俊良种植高粱采用了全程机械化生产,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每亩可节约成本200余元。
“以前是人工种植、人工收割,算下来一亩地的成本有800块钱,今年我们采取的是全程机械化,每亩成本大概在600元左右,利润比较可观,明年我要增加土地流转面积,继续种植高粱。”张俊良信心满满地说道。
近年来,舒庄镇积极探索现代农业新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大田村鱼菜共生项目,舒庄村大棚食用菌种植基地,大鲁村大棚蔬菜,杨寨村蜜汁南瓜……一批批新兴特色产业异军突起,一幅“一村一品乡村振兴”美好蓝图正徐徐铺展开来。(安徽日报农村版通讯员 张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