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宿松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支持企业,就是支持自己;支持企业,就是支持发展”的理念,主动担当作为,既在“锦上添花”中树立新形象,更在“雪中送炭”中彰显新担当,不断壮大业务发展的“朋友圈”,夯实服务县域经济“基本盘”,为全县广大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作出重要贡献。
党建引领 凝神聚力做优产品“基本盘”
宿松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大信贷投放,强化金融服务,为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一是深化党建融合优化金融供给。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建“头雁效应”,通过银村结对共建、队伍联抓、工作联动、资源共享、业绩联创等举措,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截至8月末,贷款余额达79亿元,较年初增加6.5亿元,其中民营小微企业贷款达44亿元,较年初增加5.06亿元,增幅13%,重点支持了如矿业、机械制造、智能电子、现代农业等涉及多领域和行业的中小微企业,有效激发小微企业发展活力,有力夯实了县域经济发展“基本盘”。
二是聚焦乡村振兴加大信贷投放。为加快落实乡村振兴服务举措,制定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深化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强化目标考核,坚决做到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截至8月末,累计投放各类创业贷款5.87亿元,发放扶贫贷款2.1亿元,支持各类群体创业5382户。
三是强化科技支撑提升金融赋能。着力拓宽线上营销服务途径,创新推广线上信贷产品,丰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申贷渠道,有效提升客户申贷便捷度,着力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先后推广线上“金农企e贷”等“金农e”系列信贷产品,对具备条件的客户,实现线上“自助办贷、秒批秒贷”。截至8月末,线上信贷产品已授信客户5664户,授信金额7.18亿元。
深耕地方 全力以赴做大合作“朋友圈”
作为根植地方的主力军银行,宿松农商银行多管齐下,不断壮大业务合作“朋友圈”。
一是深入走访调研争做小微企业的贴心人。将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暖企行动”相结合,一体推进,深入小微企业走访调研,做到问需于企,让暖企惠企政策家喻户晓,直达实体。截至8月末,贷款户数达到2663户,较年初增加613户,有效拓展了业务“朋友圈”。
二是积极对接“双招双引”争做企业的娘家人。树立“亲商、富商”理念,主动联系招商引资等部门,积极对接“双招双引”重大项目和企业,在开户、电银、代发、融资等金融服务需求上,抓好跟踪服务,缩短沟通距离,强化互信水平,提升小微企业金融获得感。截至8月末,已累计建立1123户小微企业走访名录。
健全机制 协同发力唱响服务“最强音”
宿松农商银行根据客户群体特点,找准服务实体经济的切入点,创新金融产品,丰富服务渠道,优化信贷流程,落实减费让利,做到“增量扩面、提质降本”,有效满足各类客户融资需求,唱响服务小微企业“最强音”。
一是夯实客户经理队伍。为全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强化资源整合,下放贷款权限,组建130多人的客户经理队伍,分派全县乡镇各网点,实行驻村服务,切实提升服务能力。
二是推出限时办结制度。为满足小微企业多元化、特色化的金融需求,充分发挥经营机制活、决策链条短的优势,整合简化业务手续,完善业务流程,推行限时办结制,对存量续贷业务,一天放款;对新增贷款业务,3天内回复;对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授信审批不超过3个工作日。
三是创新金融产品。围绕服务小微企业发展,量身定做推出“船舶抵押贷款”“采矿权质押贷款”“税融通”等信贷产品,精准匹配“短、小、频、急”资金需求特点,全力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四是深化减费让利。疏通内部利率传导机制,合理确定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用足用活“支农支小再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切实减轻小微企业还本付息压力。按照“能免则免、能降则降、能停则停”的原则,推出“无还本续贷”政策,解决到期贷款“过桥费”问题,落实利民惠民举措,承担抵押物评估、登记等税费。截至8月末,为客户节约费用约1340万元。(安徽日报农村版通讯员 廖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