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旌德县兴隆镇三峰村曾是扶贫部门认定的贫困村。短短数年时间过去,如今三峰村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称号,其中的诀窍就是“三治融合”。
坚持党建引领。该村积极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把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中心工作和“三治融合”乡村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在推进乡村建设的同时也有效提升基层自治水平。并以基层党建为引领,融入自治、法治、德治暨“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格局,进一步深化兴隆镇村居创建。
依托法治建设。该村依托文化广场、道德礼堂、农家书屋、镇村人民调解室等法治文化阵地,三峰村不定期开展“律师送法下乡”“法律长桌”“法律六进”“法治扶贫”等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同时,实行“三治协同”精细化管理,形成《村民公约》,建立“村民道德风尚卡”;开设法治讲堂,打造一刻钟“法律服务圈”;成立“邻姐工作室”,针对家庭关系、婚姻关系、邻里关系展开调解,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
弘扬德治传统。该村以“文化搭台,普法唱戏”的形式,依托“辣妈舞台”这一农村文化生活传播平台,充分发挥镇村干部“联村、联组、联户”三联机制,挖掘本土“两山故事”、道德故事、法治典故,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开展孝老爱亲、爱岗敬业、公平正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为传承好家风好家训,三峰村村民在门前挂牌,上书自家的家风家训,发挥引领和标杆作用,确保德治蔚然成风,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在基层自治的过程中,三峰村借鉴桐乡经验,始终坚持“自治增活力、法治强保障、德治扬正气”的目标,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的治理水平,形成了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安徽日报农村版通讯员 朱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