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旌德县助推法治乡村建设
来源: 施文慧 2021-11-14 23:31:04 责编: 代明俊 许梦源 夏朝阳

近年来,旌德县人民法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摸清把准乡村振兴法治需求,通过打造专业化法庭、做实法官工作室工作、选派法治副书记以及完善诉调对接机制等措施,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打造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法庭,加强生态资源司法保护。近年来,该院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审判职能的整合,2019年8月,以庙首人民法庭为依托,组建专业化审判团队,打造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的法庭审判模式,共配置2名员额法官,专门办理环境资源及食品药品安全类相关案件。在案件办理中,做到从惩治生态环境犯罪拓展到修复绿水青山、从事后打击到事前预防、从局部保护到全面覆盖,创建环境资源“三位一体”的司法模式。截至目前,共审理各类环境资源类案件50件,开展巡回审理14次,开展环境资源普法活动20余场次。

充分发挥法官工作室作用,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2013年10月,该院相继在全县10个乡镇挂牌设立法官工作室。每个工作室配备1名经验丰富的一线法官,每月16日联系法官驻点到法官工作室开展工作,变传统的“坐堂办案”为能动的“设堂办案”,通过定期驻村、预约服务、巡回审判、法官热线等工作制度,多层面、全方位、多渠道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推动矛盾纠纷就地解决,也极大减轻了当事人诉累。同时,与基层管理组织协同配合,赢得化解矛盾的最佳时机,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设立以来,法官工作室平均每年接待法律咨询150余人次,指导基层调解组织化解矛盾纠纷130余起。

选派法治副书记到村任职,主动融入乡村社会治理。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纠纷,该院把诉源治理工作重心下沉到该县各行政村,2019年9月,选派10名干警兼任10个村的法治副书记,主动融入乡村法治建设。法治副书记任期三年,每月驻村开展工作不少于2个工休日,实地履行指导、参加村级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的工作职责。选任以来,该院干警常态化为当地老百姓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组织法院干警来村开展普法宣讲和法律知识培训,成为乡村文明的传播者、乡村法治的弘扬者和乡村秩序的守护者。同时,该院积极与法治副书记任职行政村开展结对共建,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实现法院与村委会之间优势互补、工作互动,促进“党建+三治融合”,提高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截至目前,选派的10名法治副书记共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500余人次,指导参与基层调解组织化解矛盾纠纷200余起。

不断探索诉调对接新路径,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该院主动“走出去”,积极融入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派员进驻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与各部门共同将各类矛盾纠纷和社情民意第一时间梳理排查、分类流转、派单办理、快速处置,推动诉非衔接工作高效运转。做到“请进来”,今年4月,聘请2名特邀调解员驻点法院从事诉前调解工作,截至目前,共诉前调解452件,成功275件,成功率60.84%。设立诉调对接中心,与旌德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旌德县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旌德县妇女联合委员会、旌德县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旌德县司法局等共同制定了诉调对接工作意见并开展相关工作,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安徽日报农村版通讯员 施文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