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定远县司法局桑涧司法所补齐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短板,紧密结合基层法制实践,让公共法律服务惠民工程走进千家万户,助力乡村振兴。
夯实自身工作职责。强化“法律事务咨询、矛盾纠纷化解、困难群众维权、公共法律服务指引和提供”的功能定位,村级设置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共公共法律服务综合接待窗口,切实发挥镇公共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村公共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的实际功能,强化村居法律顾问制度,公示法律顾问姓名及联系电话、工作职责,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制宣传、律师公证等“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组织公职律师及法律顾问参与镇信访接待、征地拆迁、重大项目建设等工作,为党委政府依法决策提供法律支持。加大法律援助供给,积极发挥基层公共公共法律服务站点作用,深入开展“八五”普法活动,组织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宣传法律法规、解答法律咨询、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
构建多元调解格局。桑涧司法所立足基层实际,不断创新调解机制,积极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本土落地生根,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动工作体系,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中的独特优势和“第一道防线”作用,将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通过进村入户走访摸排,以走访调查发现的问题为导向,深入乡镇村居、田间地头,在常见的相邻权纠纷、侵权纠纷、损害赔偿纠纷、劳动纠纷中担任“和事佬”,承担起群众沟通的桥梁,使矛盾双方在法律、理性和协商的框架内解决争议。积极组织法律顾问作为辅助力量,在专业知识、公共法律服务上补齐专业短板,将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化解矛盾纠纷,解答法律咨询,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有效提高百姓的法律意识,打通公共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最后“一公里”,使老百姓寻求法律帮助的道路变得更加通畅、便捷,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化需求,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强化公共法律服务力量。整合法律顾问专业公共法律服务力量,将“群众有事找上门”变为“顾问服务送上门”。推进公共公共法律服务向乡村生根,围绕乡村振兴,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为遵循,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做好政策法规宣传、收集社情民意、提供公共法律服务、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激发乡村依法治理的活力,提高依法治理水平。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创建为载体,狠抓“法律明白人”培养,深入推进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常态化,广泛开展多形式法律宣传活动、用典型事例说法、现场调解等形式,拓宽群众遇事找法和诉求表达渠道,提升公共公共法律服务在基层治理中的突出作用。(安徽日报农村版通讯员 曹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