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荻花开
来源:月文 2021-12-08 10:43:33 责编:张勇 刘鹤

这日,我与朋友坐公交车到三山经济开发区游玩,车子驶过碧桂园社区,芦滩小区即在眼前。但见路边坑塘、湿地有许多的芦荻绽放着花蕊,一颗颗如高扬着的旌旗,汇成了一片片银色的海洋,从春天倩影婆娑到夏日苍翠摇曳,轻舞的芦荻花,这时成了芦荻生命中袒露的最后一道亮色。由此,勾起了我长久的思绪……

孩提时代,我在皖北一座小县城乡下生活过很长一段时日,深秋初冬时节,村庄里除了庄稼,印象最深的要数大片大片的芦荻了,他们生长旺盛,在河边、塘边随处可见,因其硕大的身躯,我与小伙伴常常在其中玩耍和捉迷藏,半天不出来,一时欢声笑语不断,成为年少时难以忘却的一段趣话。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对芦荻的赞美,令人难忘。未穗之荻谓之蒹,初生之芦谓之葭,蒹葭者,芦荻也,俗称芦苇。我们常常把芦荻当成一种植物来赞美,其实它们是两种水生植物,因为长得像似,才很难被人们辨别出来。据说芦苇在水里,芦荻在水里岸上都有生长,芦苇花朵硕大,有绒,形似高粱,芦荻花开比较稀疏,绒少而开合面积较大,散开如扇。因为北方多芦苇,南方多荻,故有“北苇南荻”之说。

芦滩地属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带,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蔬菜为主。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沟渠纵横,水网密布,是典型的纯圩区,素有“鱼米之乡”之美称。境内水草丰茂,水质清新,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俱佳。看啊,在芦滩,芦荻绚烂。一丛丛,一簇簇,汇聚成花的海洋。深秋的风是一把梳子,植被是大地的秀发。在萧瑟秋风的梳理下,芦荻之花总是非常整齐的眺向同一方位。它们像一面面的小旗,在风中飘扬;又像一枚枚的鸟羽,展翅欲飞;更像一管管的鹅毛笔,垂头低吟,为大地母亲写下华美的诗行。远处江流宛转,近处芦荻仓仓,丽日下,不知是芦花飘向了云海,还是白云跌进了荻丛……

和许多花卉植物一样,芦荻也引起了古代诗人尤其是唐代著名诗人的关注,他们以真挚的感情,动人的语言,述说着芦荻在秋冬季节变化中的不同情状,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和长久深思。诗豪刘禹锡在《西塞山怀古》中写下“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的诗句,借古讽今,沉郁感伤。边塞诗人岑参在《楚夕旅泊古兴》中写到“秋风冷萧瑟,芦荻花纷纷。”风吹来,发出萧瑟的声音,让人感到清冷,芦荻花也被吹得纷纷扬扬,四处飘散,写出了秋风中芦荻花开的动人情景。诗圣杜甫则另辟蹊径,他在《秋兴·夔府孤城落日斜》一诗中写到:“……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你看,山石上爬满了藤萝。月亮刚刚升起来的时候,月光是照在藤萝上的,而现在它已经照到河洲前面的芦荻花上面去了。诗人借月光照射花卉时间上的变化,诉说自己一夜无眠,为国分忧的情怀。大诗人白居易在著名的《琵琶行》中开头两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是说夜晚我到浔阳江头送别客人,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得发出飒飒声响,将荻花与枫叶并提,可见他对荻花的关切之深。

芦荻可以用来做帘子、扎扫帚、编席子,或者作为造纸的原料。而芦荻花不但有观赏价值,还能做芦花靴,穿起来异常暖和。芦荻花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其性寒,可以清胃火、除肺热,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止呕利尿的功效。用芦荻花来做枕头的枕芯,既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又有绵软舒服的感觉。

眼前的芦荻花唤起我对故乡遥远的记忆,夕阳下纯朴、淡雅的芦荻花是诗意盎然的画面,我仿佛体验了一种生命的悸动。站在秋风里,褪去红尘的浮华,思念着芦荻花的飘零,闭上眼睛则是一片如雪的白,故乡总是那么让人牵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