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界首市泉阳镇以农村公路项目建设为抓手,提高农村公路的通畅水平和通达深度,打造“内外联通”的农村交通路网新格局,打通乡村振兴“大动脉”,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该镇烈付公路的道路施工现场,大型机械有序作业,正在对道路进行二层沥青铺设。作为今年界首市重点推进的民生工程,总投资2000万元的烈付路途径泉阳镇王付全村、教门村、王烈桥村等村庄,按照规划设计要求,把路宽从过去的6米,拓展到9米,全长10.07公里全部采用沥青混凝土结构。
安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柴山林介绍,目前正在进行的是第二层沥青路面的铺设,已经完成总工程量的90%以上。
“这条老路又窄又破,现在加宽啦,又铺的是柏油路,极大地方便了我们沿路群众的出行,这条路确实是民生工程,也修到了我们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也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泉阳镇集东回族社区居民李继才说。
铺下的是道路,竖起的是桥梁,连接的是民心,通达的是致富,“四好农村路”真正成了方便群众出行的民心路,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位于泉阳镇的安徽丰絮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流转土地4000多亩,是当地的龙头企业,由于通往农业科技示范园的道路太窄,制约了园区的发展。
安徽丰絮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副总经理许超说:“以前进入我们产业园的道路只有4米,我们需要的农业生产物资还有农产品的运出,只能依靠小型货车,很不方便,现在道路加宽到6米,而且铺设了沥青路面,大型货车、半挂车都可以进来啦,对我们的农业产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公路通,百业兴。泉阳镇围绕“交通+产业”、“交通+园区”等项目,探索一系列“交通+发展”模式,层层落实责任,倒排工期,按时间节点落实,并制定工程安全、质量、进度管理措施,把项目任务明确化、责任化、整体化,提效率、抓进度,打通乡村振兴“大动脉”。
据泉阳镇党委副书记刘大庆介绍,该镇今年的四好农村路项目建设总共投资3172万元,包括了3条道路和2座桥梁,为了保障项目建设的工期和质量,镇党委政府明确专人负责,全程监督,确保在12月20号之前全面建成通车。
农村路网建设的日趋完善,也为泉阳镇的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下一步,泉阳镇将重点抓好四好农村路的“管理、养护、运营”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的养护水平和安防等级,提升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真正实现“农村更强、农民更富、乡村更美”,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保障。(安徽日报农村版通讯员 白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