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省农商银行系统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依托省联社“产品工厂”,因地制宜创新信贷产品,打造“特色+普惠”的信贷产品体系,探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整体解决方案,持续为乡村各类经营主体注入“金融活水”。
“一行一品”助力特色农业发展
“今年有了农商银行1000万元的贷款支持,我们公司如虎添翼,预计明年产量、产值翻番!”12月10日,走进池州市适四时农业公司,一片一片晒干的黄精散发着中草药的香气。该公司负责人郑素兰告诉记者,“别小看这黄精,虽然貌似生姜,却不仅是一味药食兼用的中药材,还是我们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黄金’。”
黄精又名“仙人余粮”。因池州地区多丘陵山地,山高林密,非常适宜野生黄精生长。“我父母就是药农,从小看他们种黄精,但是和外面的人提起黄精,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好东西,我回来创业就想把黄精产品做出来、卖出去。”2016年,返乡创业的郑素兰成立公司,不仅带动村民一起种植黄精,还通过签订产销订单、提供技术指导的方式与贫困户建立合作;同时在当地自建生产加工车间与种植基地,吸纳贫困户在生产车间或种植基地工作。郑素兰介绍,今年因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他急需资金购进生产主要原料。池州九华农商银行站前区支行了解情况后,向其授信发放“金农企e贷”1000万元,用于生产黄精系列产品的原材料等。
近年来,池州九华农商银行聚焦当地“茶叶、黄精、鳜鱼、花生、辣椒”等特色农产业,采取“一镇一产品”“一品一贷”农产业支持模式,先后推出“农链贷”“金农企e贷”等多种支持农产业发展的特色信贷产品。同时,该行与省农担加强合作,向21户等农业产业化企业发放贷款1.45亿。
助力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农商银行的服务就是好!这次多亏了农商银行给我贷款600万,让我从300吨的小货船升级为1300吨的大货船!”陈太龙是一位依水而生、以船为家的跑船人。他们村有八成村民和他一样,一年有300多天都生活在船上。他们驾驶着数千吨至数万吨级的船,运输着煤炭、石子、水泥、钢材等重载货物,一年四季往返于江面。
“别小看陈太龙这些船老板,像他船舶货运一个月接三五单,每月纯利润就20多万!”枞阳农商银行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作为枞阳县的特色产业,一直以来,船舶运输行业因为前期造船投入大,经营者在生产营运后难以购置到传统银行认可的抵质押物。为了打破束缚,解决船民们的“融资难”,枞阳农商银行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针对行业特点与融资难点,有机整合经营体与抵押品,创新信贷产品——“船捷贷”,个人单笔贷款最高金额可达1000万元,贷款期限最多为5年。为了进一步简化报批程序和审批条件,该行还开辟了绿色通道,提高业务办理效率,提高“船捷贷”的抵押比例及评估价格,为当地的船舶运输行业提供更大的金融支持。截至2021年11月末,该行共发放“船捷贷”贷款233户,金额83994.56万元。
“链”式金融助药企腾飞
“‘金农信e链’贷款真是太方便了,咱药都农商行办理贷款真是快,年化利率才五点多。”近日,看着刚放款到账的信息提醒,安徽省花田香料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志文开心地说道。
安徽省花田香料有限公司是亳州本地一家小型药材加工企业,主营薄荷脑、薄荷油等香料药材的加工与销售。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薄荷脑等原材料价格上涨,该公司流动资金受限。为进一步解决融资问题,亳州药都农商银行供应链金融部客户经理主动对接,向其推荐了存货质押业务。王志文把药材放在药都农商行合作的仓储公司,经仓储方质检评估价格,通过"金农信e链"审批,半小时内完成授信,并通过企业网银实现自助放款490万元。
“‘金农信e链’是我行自主开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供应链贷款产品,支持企业以应收账款、仓单和存货质押等方式进行融资。”亳州药都农商银行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金农信e链”基于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真实贸易关系,综合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技术,对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进行综合授信,为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上下游提供贸易融资,可以实现客户自助申请、贸易伙伴自助线上核实、系统自动准入评级、自动利率定价等功能。
据悉,“金农信e链”围绕涉农产业龙头企业,建立产业链条上下游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单库”,针对性提供融资服务,支持产业链主体留在本地,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促进农业产业链融合发展。截至目前,“金农信e链”已合作核心企业47家,仓储公司6家,为955户上下游企业和商户提供43.74亿元的信贷支持,累计放款5241笔、40.56亿元。(安徽日报农村版记者 李晓磊 通讯员 宁媛周 汪旺 赵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