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我省农商银行助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整村授信让老百姓鼓起“钱袋子”
来源: 李晓磊 于静静 查芹 陈超晨 2021-12-17 16:51:27 责编: 白云磊 曹荣 陆向平

​“是整村授信让我有了10万元的贷款,开启了种养结合的创业路,让我实现年收入10万元!”近日,在濉溪县孙疃镇燕头村村民董德金的300多平方米养鸽大棚里,同村的6名村民专心地听着董德金介绍经验。旁边5亩多两米多高的葡萄架上,一串串绿油油的葡萄惹人垂涎。还有400多平方米的养鸡棚里,四处撒欢的纯种本地公鸡个个精神。董德金说,濉溪农商银行开展的“整村授信”工作,让他实现了致富梦。

近年来,我省农商银行系统积极探索“党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路径,广泛推广“党建联盟+整村授信”模式,将各行政村打造成一个个“信用共同体”,实现农户用信用换来真金白银,将金融服务延伸至农村基层,打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截至11月末,18家选点地区农商银行协助当地村“两委”建档立卡、采集农户信息76.15万户,向符合条件的44.57万户信用主体授信310.99亿元,贷款余额31.61亿元,授用信均占所有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的50%以上。

“信用村”村民创业不缺钱

“祁门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是我创业的强有力后盾,我再也不用为筹集资金担心了,真的太感谢了!”祁门县凫峰镇祁峰木材加工厂负责人黄祁峰激动地说道。

去年黄祁峰返乡创业,一鼓作气购入了4000多平方米的大厂房和数十台机器设备,开起了木材加工厂,还吸纳了周围的数十名村民就业。可当厂房建好,投入生产时,黄祁峰才发现手头上的资金所剩无几,不足以支付原材料采购。幸运的是,祁门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走访时,告知黄祁峰,他所在的凫峰镇李源村是“信用村”,不仅贷款不用抵押担保,还能增加授信额度,享受利率优惠。前后不到三天,黄祁峰就获得了50万元的贷款扶持。

2018年,祁门农商银行便以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推进整村授信工程,通过信用村创建、信用户授牌等举措,以信用方式放贷,支持村民生活消费、生产经营,让“好口碑”变成了真金白银。为了向农户、农企提供专业、贴心、零距离的金融服务,今年6月,祁门农商银行还选派了60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及客户经理担任村书记、主任助理,实现全县18个乡镇、60个重点行政村金融村官全覆盖,进一步发挥金融人才服务基层的作用,为“乡村振兴”积极出谋划策。截至2021年11月末,祁门农商银行累计评定信用村68个、信用户 23803户,累计发放贷款14456笔,金额超101753万元。

“公益超市”助力美好乡村建设

“上次兑换的牙膏用完了,今天看看还能换购些啥?”近日,在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榴园村村委“公益超市”内,村民李娟想用志愿活动攒下来的“积分”,兑换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为进一步推进乡村信用体系建设,今年,濉溪农商银行积极对接榴园村村委,在该村整村授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创新设立以志愿服务、文明守约为主题的“公益超市”。“这个积分有别于手机银行积分、消费积分,它是指乡约文明积分,村民可以通过互帮互助、清扫垃圾等方式获得,然后在‘公益超市’换购相应生活用品。”濉溪农商银行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行为“公益超市”,免费提供有肥皂、洗洁精、雨伞等生活用品。村民不用花钱,而是通过“积分”进行换购。而乡约文明积分涵盖“环境优美”“和善友爱”“遵纪守法”等不同方面,帮助清扫街道垃圾可获得10分,帮助邻居搬运重物可获得5积分,规劝并及时制止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可获得8积分……每个方面均有具体行为及积分细则,清晰明了且便于实施。

此外,以乡风文明建设为抓手,濉溪农商银行正在逐步推动榴园村的整村授信工作,其中“公益超市”的积分也将作为预授信考察的加分项。在采集农户信息的同时,工作人员会对村民“公益超市”进行排名,根据分值不同由高至低共分为三个区间,其中积分排名在第一区间的村民可加30分,第二区间可加20分,第三区间可加10分,最终每10分可提高预授信额度5万元。

增收致富“金融村官”来参谋

“养殖生猪啊,最担心的就是价格波动。多亏了咱金融村官,不仅给了我们100万元贷款,还为我们想点子、找出路。这不,考虑到小母猪养殖周期长、成本低,具有较高的抗风险能力,前段时间李晨建议我们新引进20头小母猪,更适合我们农场现阶段的投资和发展。在咱农商银行的帮扶下,我有信心把养猪场做大做强!”钱琼是歙县王村镇新安村一家家庭农场的负责人,说起村里来的金融村官,她不仅熟悉,还为其竖起了大拇指。

作为歙县农商银行第一批选派的金融村官,李晨在王村镇新安村驻村两年多了。开展工作期间,她通过自己的专业优势,及时向农户传递各类金融信息,为农村群众解决融资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尽一份心力。“担任金融村官这两年多来,主要是帮助像钱琼一样的有想法的村民解决资金需求,如创业发展资金、产业发展资金等。再通过平时的交流宣传,让村民们更直观易懂地了解金融政策和知识,从而享受实实在在的金融福利。”李晨告诉记者,如今,在她的宣传引导下,新安村的信用环境得到了改善,村民的守信意识和金融意识也普遍增强。在今年歙县开展的信用户评定中,新安村70%的村民都被评为信用户,村中的氛围也越来越好。

目前,歙县农商银行金融村官队伍已由2019年的96名增加至114名。截至2021年11月末,该行整村授信工作已在182个行政村开展,共采集有效信息数10.19万户,已评级授信8.13万户、金额62.75亿元;已签约3.45万户、金额33.72亿元;用信户数1.69万户,用信余额17.07亿元。(安徽日报农村版记者 李晓磊 通讯员 于静静 查芹 陈超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