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林权抵押 让“活树”变“活钱”
来源: 李晓磊 查芹 孙广辉 陈超晨 2021-12-29 09:35:29 责编: 白云磊 曹荣 陆向平

“林权抵押贷款这个产品太好了,做林业,融资难主要就是抵押物不足,空有林权,没有资金,现在好了,林权也可以抵押贷款,真的实现了山林资产变成手中资本。”近日,黄山世博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黄一军说道。

近年来,我省农商银行系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工作。部分农商银行因地制宜、创新方式,针对本地,从实际出发,加快开发适应林业经营特点的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引入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作为新型抵押物,助推“沉睡”的林权资源变成了“真金白银”。

“山林经营回报周期长,我们做绿化工程的资金需求量又大,如果没有农商银行为我们雪中送炭,发展步履维艰。”黄一军介绍,黄山世博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苗木、花卉、盆景、草坪培育、生产、销售、园林绿化景观施工为一体的多功能农业产业化企业。近年来,该公司种植的桂花、香樟等古树名木,还有罗汉松、紫薇、白玉兰、广玉兰等数十个树种,深受省内外客户的青睐。近几年来,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的综合性发展,该公司的资金缺口也在逐渐扩大。幸运的是,休宁农商银行在实地调研和了解该公司未来的产业规划后,为其办理了林权抵押贷款1000万元,及时解决了其燃眉之急。

“近年来,我行针对地方特色产业,主动上门服务,建档案、制计划、立台账,全力挖掘潜在林权抵押贷款客户。”休宁农商银行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该行充分发挥支农支小作用,打造特色产品和特色支行,积极主动与休宁县林业局等部门密切联系,安排专项信贷资金,做到“先计划、早安排、快投放”,优先给予支持。同时,以户为单位建立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登记台账,贷款责任人至少按季监督、检查借款人及已抵押森林资源资产的情况,并做好对贷款及抵押物信息的跟踪记录。截至目前,该行发放林权抵押贷款余额13243.86万元。

作为我省重点林区县之一,歙县的林业用地面积约276万亩,森林覆盖率约达83%。为了使森林资源变成“活钱”,歙县农商银行大力推行林权抵押贷款,制定了《歙县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林权抵押担保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林权抵押贷款的对象和基本条件,确定林权抵押贷款重点是满足农民等主体的林业生产经营、森林资源培育和开发、林下经济发展、林产品加工的资金需求,以及借款人其他生产、生活相关的资金需求。

除了推行林权抵押贷款,激活林权的财产属性,我省部分农商银行还采用公益林补偿收益权作质押,让公益林实现“活树”变“活钱”。

“公益林补偿收益资金是我们林农的长期稳定收益来源,因为采伐和开发利用的限制,公益林无法直接以其林木或林地的价值进行抵押融资。多亏了农商银行,探索开展了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工作,盘活了公益林的‘沉睡’资产。”前不久,滁州市的林业大户杜某顺利从滁州皖东农商银行获得贷款50万元。他告诉记者,这笔贷款采用公益林补偿收益权作质押,并通过该行“金农·商e贷”系统平台发放,“一次授信、自助办理、随用随贷、循环使用”,非常方便快捷。

“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是以公益林补偿收益权作为质押担保,获得银行资金用于生产经营,发挥倍数放大效益,不仅挖掘了生态服务价值功能,也有益于完善金融助力森林保护发展机制。”滁州皖东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滁州市现有森林面积410万亩,其中公益林面积109.3万亩。如果以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担保,该行可按照上年度公益林补偿金收入的15倍给予贷款,有效地盘活了农村林业资源资产,拓宽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融资渠道,加快“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步伐。(安徽日报农村报记者 李晓磊 通讯员 查芹 孙广辉 陈超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