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岳西县白帽镇牢固树立“生态立镇”和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层面、各领域,较好实现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多措保护饮用水水源地
穿过熙攘闹市,从镇区驱车向南约5分钟到达供应镇内6000余用户日常饮水的双畈河流域,即使在枯水期,双畈河仍保持丰富的涵水量,河流两岸五彩缤纷,樟树、松柏的绿,枫树、木梓的红……
白帽镇依托生态环境固有优势,以生态保护为宗旨,栽培木梓、枫树等景观树种,摒弃传统铁栅栏、钢丝网封闭的“冰冷式”水源地保护模式,立足“以生态保护水源,用水源涵养群众”的发展理念,力争建设好生态友好型水源地;并坚持常态化水源地巡查检查,建立环境监督员“打卡”工作制度,“我与绿水合影”“我为水源地保护提意见”等活动在白帽镇水源地保护工作中广泛开展。目前下游供水站已达到日均供水能力983吨,经过过滤、消毒后的水质经检测已达到直饮标准。
生活污水处理日趋完善
白帽镇目前拥有常驻居民15190名,其中集镇居民5300人,生活污水总量552立方米。今年以来,为切实解决污水排放问题,白帽镇在已建设白帽镇污水处理厂的基础上,陆续建立土桥村污水处理厂、深村村污水处理厂,设施处理均采用高负荷厌氧反应+微生物滤床处理工艺,实际处理总规模达580吨每天,确保群众生产、生活污水、废水能够得到有效处理。
河流生态保护初见成效
白帽镇10个行政村在原有“禁渔”工作基础上,开展全年全域“禁渔”行动,引导村民自觉“护渔”,打造人鱼和谐“白帽河”。将从事渔业工作人员充实到环境保护监督员岗位,通过转变生产生活理念以“护渔”带动增收,鼓励从事水域养殖,以“养殖”推动致富。
白帽镇现有7座水电站,通过安装生态流量计+网络平台监控模式,实时定位生态流量泄放情况。对于泄放不到位的企业,责令停电整顿,在生态面前“零容忍”。目前通过水电站整改提升,电站下游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人居环境治理成果突出
白帽镇为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美化镇域环境,大力做好“拆、腾、绿、美”后半篇文章。在拆除私搭乱建、清理乱堆乱放和腾退畜禽养殖的基础上,清理出大大小小近60块空地,用于种植美观、经济、易成活的花草,打造口袋公园,提升村庄整体容貌。
下一步,白帽镇将结合省际毗邻区域(岳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合作示范区创建,坚持问题导向,建立长效机制,对整改不到位、工作推进不力的村给予通报。并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到全镇总体环境考核当中,考核结果与村级奖励挂钩,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各村通过广播、会议、宣传栏等形式加强宣传,激发村民“自己的事自己办”的热情,同时通过村规民约、门前三包等形式常态化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让环境治理成为村民自觉行为。(廖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