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泉县以优化培养、提升能力、激励保障为抓手,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充分发挥“头雁领航”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树牢导向精选。该县坚持将政治标准作为村书记选拔任用的第一标准,建立村“两委”干部候选人预备人选县乡联审制度,累计联审村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434人次,暂缓任用23人次。同时,县委组织部派员参加村书记任职考察,实行村书记县级备案管理,着力将乡村振兴本领强、社会治理有威信的干部确定为村书记对象人选,全县村书记中本地致富能手76人,占比21%。此外,该县深入推进农村党员“双培一树”行动,积极把产业发展带头人发展为党员,把党员产业发展带头人培养成村书记。通过调研摸排,该县共确定产业发展带头人603人,将其纳入村书记后备人才库,2021年把36名产业发展带头人发展为党员,把27名党员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育成村书记。
搭建平台赋能。该县制定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8条,举办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论坛,通过面对面交流,推进经验共享、问题共商、难题共解。共为361个村发放《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文件汇编》,组织村书记围绕“脱贫攻坚成果怎么看、乡村振兴推进怎么干”开展学习大讨论,促进思想解放、把准航向。该县还着力提升村书记学历水平和专业知识,提倡学历教育,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参学人选。2021年增加县财政支出16万余元,在上级分配名额基础上增至52人。同时,对新一届村书记全员轮训,围绕乡村产业振兴、基层组织建设等开展专题辅导,帮助村书记提升履职能力,快速适应乡村工作新变化。
强化激励解忧。该县提高村干部政治待遇,从优秀村干部中定向招录公务员1名,通过“五方面人员”方式选拔4名优秀村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102名村书记当选县“两代表一委员”;探索开展村干部“一肩挑”人员激励保障试点工作,对换届前担任村委会主任,因“一肩挑”原因退出正职,并当选村“两委”干部的64人,在其本届任期内,保留正职待遇;大幅提高报酬待遇,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出台《临泉县村(社区)干部报酬待遇调整方案》,增加村书记年平均基本报酬约1.7万元;选树先进典型,发挥优秀村书记示范引领作用,2021年共选树县级优秀村党组织书记32名,成功推荐3名村书记获评“皖美村支书”。(陈晨 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