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明光市创新用活“四则运算”,巧解乡村振兴“方程式”,在抓党建促进乡村振兴工作上环环相扣,层层压实,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抓实党建“加”活力。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创评“星级党支部”278个,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培育过硬“红色头雁”,建强“红色阵地”。通过逐级推荐,选树全省皖美村支书1人,全省“五个好”乡镇党委和全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各1个。
实施乡村振兴“领头雁”工程,挂牌成立市委党校乡村振兴分校,以“基地+实训”模式对135名村支部书记进行培训,提高发展“带头人”的综合能力。择优确定42名党性强、作风正、业务精的选派干部到村任职,确保选得优、派得强。
为民办事“减”负担。深入实施“党建+”工程,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重要载体,推动督查检查考核“大瘦身”,切实给基层减负松绑。开展党建指导员“问题帮办、助企发展”专项活动、“圆梦微心愿、品质服务党旗红”为民办实事等活动,解决问题335个,协调资金2852.4万元。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户政办理“上门办”和“预约办”,为行动不便和特殊困难群众上门取件办理或在非工作时间预约办理。
发展产业“乘”动力。坚持“党委推动、行业引领”,以“做优质量、做出特色、做响品牌”为方向,紧紧围绕产业发展这条主线,开展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提升行动。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持续做好“一颗菜、一棵树、一棵草、一盆鱼”特色农业文章,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03个,总数达165个。统筹村企两个主体,围绕产业深化合作,推动全市135个村与180多家企业联建,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700余万元。
人才带富“除”穷根。发挥人才智力优势,引导人才助力“一抓双促”工程实施,将2900余名“土专家”“田秀才”纳入明光市乡土人才库,乡土人才累计注册企业32家、个体工商户86家、家庭农场982家,辐射带动农户增收致富5600余人。鼓励“乡土能人”领办、创办经济实体,截至目前,乡土人才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800多家、家庭农场1300多家,辐射带动脱贫户5000余人,有效推动贫困户从“要我富”到“我要富”转变。(张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