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余畈村:谱乡村振兴华章 创美好幸福生活
来源: 程喻 储建波 2022-03-27 13:51:36 责编: 代明俊 胡明兵 张波

QQ图片20211231091811_看图王

近年来,岳西县主簿镇余畈村坚持绿色发展,借助政策支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创建“两山”基地,真正把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谱乡村振兴华章,创美好幸福生活。

余畈村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实施茭田套养模式,现有300余亩茭田套养甲鱼、泥鳅、黄鳝,大大减少了农药化肥使用量,遏制了茭白病虫害的发生,提升了茭白品质和产量。深化落实茭白秸秆发酵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和中药材种植项目。余畈村继续深挖乡村旅游潜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余畈村境内旅游资源丰富,茭白文化博物馆、“雾里·云间”度假区、猕猴桃观光采摘园、茭白种植采收体验区、七里冲休闲度假中心、畅水崖、关帝庙等次第分布,健身步道、舒潜古道、玻璃桥等应有尽有,配套建有特色农家乐三家,探索出一条集观光、休闲、体验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模式。

共治共享,民主协商共载舟

“村内已召开了多次协商,之前开展的关于村内洪涝灾害灾后重建社区协商会议,让群众生产自救不用等,对村里救灾救济也没有了意见与看法,相互间帮忙,多了一份理解和支持。还有召开的关于地界纠纷协商、墩子组道路扩面延伸工程的协商,有效化解了群众间的矛盾,使得邻里更加融洽。”余畈村党支部书记彭世柏说道。

余畈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结合实际情况,动员群众,深入推进城乡社区协商,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四会协商”工作法,此社区协商工作法在2021年入选“全省第二批优秀社区工作法”。余畈村成立协商委员会,下设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和人民调解委员会“三会”,分别负责不同领域的协商工作,积极利用村内线上线下信息交流平台广泛收集协商事项,聚焦村民当前问题,有序开展协商活动,让村民充分参与村内大小事务。

余畈村英湾片饮水工程改造协商正是由群众提出,及时解决了群众因灌溉和饮水出现的矛盾,解决了影响群众生活的问题,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余畈村协商委员会成员还介绍:“到现在已开展了多次协商会议,协商议题多样,有余畈村中心社区人居环境治理协商、墩子组道路扩面延伸工程协商、余畈村重阳节关爱老年人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协商还有余畈村移风易俗活动协商等,村民参与度高,协商效果好。”余畈村紧紧抓住基层工作的牛鼻子,积极开展协商活动,调动了村民参与社区协商活动积极性,化解了村民间的矛盾,促进了乡风文明。

全民参与,十字民风现新象

“自2018年11月开展‘正民风、兴乡村活动以来,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发扬‘诚孝俭勤和,忠义健善乐’十字新民风精神的现实意义,好人好事不断涌现。我村还荣获2019年岳西县乡风文明红旗村,‘正民风,兴乡村’新民风活动荣登安徽新闻联播,‘十字民风赋能乡村振兴’被人民网报道,村里民风大大改善,邻里互帮互助。”余畈村村委会委员朱玉虎介绍。

余畈村在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开展“诚孝俭勤和,忠义健善乐”十字民风试点活动,培育积极向上、充满正气的新民风。余畈村借助村内广告宣传牌,广泛宣传“十字”新民风标准和意义,利用村内部各种微信群进行传播,做到村内人人理解,人人皆知。

为进一步推进乡村移风易俗,该村积极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评选,目前,已经选出了黄国华、朱王旵、储惠等多户典型家庭。村委会采取多种方式,给予激励和表扬。文明乡风推动过程中涌现了许多典型代表,王和平就是其中一位,他曾经经营了一家小百货商店,诚信经营,童叟无欺,在开着小货车进货之时,经常无偿帮助老弱病残者带快递和药品,多次荣获“先进个人”和“优秀经营户”称号,曾经为保护林场树木,和偷盗者斗智斗勇,还保护过老红军遗冢,为村民们树立了榜样,弘扬文明乡风。

2月23日,余畈村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积极动员群众,共同打造乡村优美整洁面貌,环境整治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还增强了村民的环境保洁意识,树立新民风。今年余畈村张云逸户被评为县美丽庭院,身为退休老教师的张云逸,38年党龄,四世同堂,儿女孝顺,家庭关系和睦,虽年事已高但池塘庭院干净,整洁有序,家具器物摆放整洁,平时帮助邻里,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热心公益事业,是村民学习的榜样,为文明乡风建设树立正向影响。村内涌现的好人好事越来越多,邻里之间互帮互助,乡村移风易俗,文明乡风建设取得良好成效。(程喻 储建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