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郑楼村探索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 徐琰 2022-03-31 16:25:03 责编: 何雪峰 方欢 喻寒松 夏朝阳

图片1

走进灵璧县渔沟镇郑楼村精诚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大棚里,这里的羊肚菌、袖珍菇长势喜人,脱贫户们正在对成熟的羊肚菌进行采摘,不大一会儿,小桶就装满了,新鲜的羊肚菌散发出浓浓的清香味。

近年来,郑楼村注重发挥基层党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主动对接,上门服务,以村产业园为依托,创新利益联结方式,积极探索食用菌、羊肚菌和草莓等新型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路子。

党建引领  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郑楼村党总支和驻村工作队全面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党员群众大力发展产业,构建党建与产业高度融合的发展格局,把产业能人培养成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为产业发展能人,把党员中的产业发展能人培养成为村干部,共吸纳5名青年致富带头人进入村两委班子、接收2名选调生、1名镇派村级后备干部在村任职,通过党建与产业的融合,引导和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良好发展格局。

图片2

服务引领  全面跟踪项目进展。“前几年我一直在外地养鸭,这几年羊肚菌产业形势不错,而且村合作社和驻村工作队在用地和技术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所以我打算回来种植羊肚菌,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预计每亩产值达5万元左右。”种植户张冬彬乐呵呵地说道。郑楼村制定可操作的产业服务清单,从项目选址到手续审批,从技术培训到产品销售,全流程、全方位的服务指导,为村级产业健康发展有了保障措施。

与张冬彬一样,返乡创业人员吕斌一次性承包下28座高标准现代化食用菌大棚,也是看中了村里的高质量跟踪服务,驻村工作队帮助其与省农科院的食用菌种植专家建立一对一地帮扶,现场指导培育、栽培和田间管理,接地气技术培训指导让吕斌对自己种植的食用菌充满了信心。

图片3

模式引领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强农富农,增加农民收入是郑楼村发展产业的基本出发点。该村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和土地入股、资金入股、返聘务工等形式,村民获得“土地租金+工资+分红”三项收入,全面带动全村村民参与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仅羊肚菌一项产业每年可提供就业岗位50余个,实现1人稳定就业,人均每月工资增加2000元左右,产业发展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下一步,我们郑楼村将继续紧紧围绕乡村产业振兴,结合村里实际,因地制宜,继续深入推进特色种植产业项目,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结构,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村民致富,为全村的全面振兴奠定基础。”郑楼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钱海廷说道。(徐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