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早啊,真的谢谢您每天来给我们送开水,累了吧,快坐下歇歇!”“不累不累,孩子们呀,你们昨晚上在这又没有睡好吧,白天黑夜的干,真的辛苦你们了。”
4月14日,早晨7:20,寿县寿春镇民主社区留犊祠巷口疫情防控执勤点,一名74岁的老人迈着蹒跚的步履准时给工作人员送来了两大瓶白开水,她就是该区的老党员时家甦。
3月底,一直热心公益的时家甦老党员看到住家附近的留犊祠巷口疫情防控执勤点工作人员日夜值守很辛苦,就想着自己也要做点什么。其实早在2020年初的那场抗疫战中,时家甦就是一名志愿者。这一次她本来还想向社区报名参加志愿活动的,但两年前她不慎摔了一跤,右腿粉碎性骨折,四个月前才把腿里的钢板去了,腿伤直到现在还未完全恢复。因腿伤做不了志愿者的时家甦很是不甘,于是在老伴和儿子的建议下,她马上行动起来,赶紧去买了两个大热水瓶和一个电水壶,从3月31日开始,每天早晨七点7:20左右到留犊祠巷口给工作人员送开水,风雨无阻,并叮嘱大家少喝凉水,注意身体。
时家甦老人的家到留犊祠巷口执勤点虽然只有短短的400米,但这对家住二楼、腿伤未恢复的她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特别是雨天,为防止滑倒,她只能一小步一小步慢慢挪。“她就是这样,对每个人都很好,是一个好人,热心人。”陈西林、许龙英两位老人是时家甦多年的老邻居,每天早晨她们都看到时家甦吃力的用两个手提袋提着两大瓶开水经过她们的家门口。
好家风带出好儿女。在父母的影响下,时家甦老人的儿子刘广义也在他平凡的出租车驾驶员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刘广义在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自发组织13名“的哥”成立志愿服务车队,免费为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医务人员提供上下班通勤保障,他也先后被评为“六安好人”、淮南市“文明的士之星”和寿县道德模范。
“好孩子,你们在一线,我在后方做这点算什么呢。我就是想发挥点余热。”时家甦老人执意把笔者送下楼。(龙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