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倒春寒”让人无暇顾及百花齐放的春景;一声“集结号”紧急拉响凤城同心抗疫保卫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防控没有旁观者。凤台县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响应县政协《致全县政协委员的疫情防控倡议书》,心在“疫”处想,劲往“疫”处使,以“义”战疫,与“爱”同行,在战“疫”大考中彰显了政协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使命担当,汇聚起众志成城防控疫情的强大力量。
在凤台县疫情严峻的封控管控期间,县政协常委、民主党派、无党派界别组长、县财政局教科文股股长刘艳,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志愿者到社区守门值班。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策划协调小组抗疫工作,协调动员爱心企业为抗疫捐物、动员本组委员积极捐款。小组委员基于本身素质及她的带动,做到人人积极捐款。尽责不忘履职,在疫情发生后,针对此次抗击疫情暴露出问题,为避免人为交叉感染,及时提出针对性建议上报有关部门,并将建议转发至委员工作群。
2020年省民建抗击疫情先进个人,凤台县政协常委、懒猫拼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苏丽,在抗疫战斗打响后,为保证全县生活物资供应,她紧急调运疏菜猪肉等生活必需品,平价出售,安全配送,尽自己最大努力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
县政协委员、凤凰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柴华,在缪郢社区西口处进行核酸采集;3月28日晚22时柴华又出发凤台电厂核酸采集,一直忙到29日凌晨才返回医院,随即他又接通知,准备进驻凤台县健康驿站。
2020年省民革抗击疫情先进个人、县政协委员、凤台县人民医院副院长(院感负责人)王艳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爱人也在县医院工作,孩子无人照顾,在接到抗疫命令后她二话不说,将孩子交给父母,义无反顾投入到抗疫一线,作为负责院感的副院长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自疫情发生至今一直奋战在第一线,从未回过家。
3月28日,县政协委员、县乡村振兴局汪裕琳主任开始了参与丁庄村张铺庄路口疫情防控值守,到各片区进行防疫宣传,红旗指到哪,疫情防控就跟到哪。
县政协委员、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刘晓倩在疫情发生当天在凤凰镇新湖社区进行核酸采集工作,连续工作16小时直至次日凌晨4点,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完成了密接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现仍工作在抗疫一线。
3月29日,县政协委员、县绿化办主任何涛开始在古城社区值守点参与防疫工作,用扩音器进行防疫宣传,发放入户卡等,直到嗓子沙哑,双腿酸痛,也从不叫苦叫累,别人让他休息一会,他总是笑着说:“不累,不累”。
县政协委员、刘集镇党委副书记、政协工委主任张羽,疫情战斗打响后,一直负责前进、高潮两村卡点值守工作及两个村全员核酸检测,重点人员的摸排等工作,为了消除群众的恐慌情绪,进村入户进行宣教,同时做好群众的保控服务。
县政协委员、凤凰镇党委副书记、政协工委主任姚凯,“参战防控,就要冲锋在前。”他这样说。作为芮集村和胡庙村的包村干部,抗疫战斗一打响,他就始终坚持和村里的同志“并肩作战”,扎实做好省外返乡人员的摸排登记;认真开展卡点人员和车辆的排查监测,深入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关心关爱居家隔离人员,为他们配发鸡蛋、水果、蔬菜等生活必需品;指导村里制作、发放村民外出采购通行证1000余张,做到秩序不乱;带领村干部发放通知,关停辖区内所有饭店、棋牌室、浴池灯,整治农贸市场等人群聚集公共场所,强制要求佩戴口罩;劝阻村民聚会和外出访友。
县政协委员、凤台县住建局重点科科长丁磊,凤凰湖新区健康驿站建设开始,一直在工地监督工程实施,往往几天都吃住在工地,并与柴华在健康驿站顺利“会师”!
“我每天都在单位参加防疫工作。疫情期间,县一中东西校区有100多个孩子回不了家,我们要照顾好他们的日常生活。”县政协常委,凤台一中教师刘俊峰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县政协委员、凤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丁集监管所所长刘本,疫情发生后,他带领所值班人员第一时间深入丁集镇农贸大市场、关店乡快乐超市等辖区重点场所进行检查,查看进口冷链食品储存、销售、使用环节的查验留存“四证一码”和出仓证明情况;详细了解冷链食品从购进、入库、出库、运输等各个环节中企业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检查从业人员个人防护措施、新冠疫苗接种以及对冷链食品包装、冷库、设备设施消毒等情况,保障冷链食品安全。
县政协常委赵维东,曹传坤,委员孔德闯、张成卓等日夜坚守在金地新天地北门值守点、青年社区水利局南小区值守点以及东方集团凤凰医院的岗位上。
一份份汗水,一份份辛劳,一份份付出,他们坚守岗位、忘我工作,为有效防控疫情担当尽责,像这样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政协委员还有很多很多。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响应号召,纷纷捐款捐物,以个人名义或企业名义,动员员工、动员家属,捐款捐物,用自己的绵薄之力,驰援疫情防控一线。截至4月15日,捐款捐物达58万余元。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我们的政协委员是社会的各界代表,活跃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他们或立足本职,用敬业和专业服务于疫情防控;或投身基层,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或穿梭奔走,为筹措运送物资牵线搭桥;或捐款捐物,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困难人群等解除物资紧缺的之忧……相信有你们“疫”路同行,携手战“疫”,我们必将迎来“疫”散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