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岳西县充分发挥林业在“碳达峰、碳中和”中的支撑作用,以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为契机,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多措并举,巩固提升林业碳汇。
厚植绿色家底,提升碳汇增量。为了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效益和整体功能,该县制定出台《岳西县推深做实林长制“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对宜林荒山荒坡造林和重点区域绿化进行科学规划,采取招商引资、股份制造林、全民义务植树等模式,全面消灭绿化“断档”“天窗”。推进森林城镇和森林村庄建设和“四旁四边”绿化行动,组织实施茅草山改造、香榧基地建设等林业工程,推动增绿增汇。
据统计,近年来,该县共完成人工造林4.79万亩、改造茅草山近5.95万亩,建设香榧基地3万亩,义务植树完成造林5万余亩;创建6个森林城镇62个森林村庄。
提升森林质量,增强碳汇能力。该县立足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功能定位,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国家生态公益林建设、国家储备林、碳汇林定向培育、退化林修复、封山育林、低产低效林改造、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森林经营增汇措施,调整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以及对气候变化的抗性及恢复力。
有关数据显示,该县森林面积地由2015年的257万亩增加到2020年的275万亩,净增18万亩。森林活立木蓄积量由的683.2万立方米增加到1276.5万立方米。森林生态系统质量明显提升,碳汇能力明显增强。
强化资源保护,减少碳库损失。该县建立了严格的森林、湿地、物种资源保护制度,出台《岳西县保护发展森林资源考核办法》《岳西县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等,全县共设立林长1341名、生态护林员1142人、公益护林员275人,发放护林员劳务补助和森林生态补偿4000余万元,1237株古树和138万亩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由2015年的75.65%增长到2020年底的77.33%。
强化服务保障,巩固碳汇能力提升。该县出台《岳西县“两山银行”试点实施方案》,组建“两山银行”,推进建立森林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体系,积极探索开展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和林业碳汇交易;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依法依规参与林草碳汇,充分运用媒体宣传、合作交流、专题培训等方式提高全民应对气候变化素质。今年4月1日,安庆市首单林业碳汇价值综合保险落户岳西,岳西县国有林业总场6.88万亩公益林获得了5431.89万元的风险保障。
“优良的生态是岳西最大资源和优势。我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咬定青山不放松。我们将以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为抓手,坚持‘五绿’并进,不断在‘林’字上精准发力,在‘长’字上履职尽责,在‘制’字上探索创新,统筹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让‘生态饭碗’福泽千家万户。”岳西县主要负责同志说道。(王恩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