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胡德春嘛?你15分钟赶到闾坑口河段,与我大队执法人员配合执法。”4月21日,绩溪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陈奎,在县渔政信息指挥中心下达指令。
很快,胡德春与陈奎等同志在周坑村中王桥汇合,后沿着河岸到达指定地点,劝离垂钓人员,并暂扣其钓具。“通过光电设备,我们发现这里有人垂钓,就赶过来了。胡德春是临溪镇聘用的专职护渔员。”陈奎介绍。
登源河保护区位于绩溪县登源河及其6条支流,核心区为登源河主干道,全长55.3公里,面积276.5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桃花鱼、石斑鱼、马口鱼、黄颡鱼等土著鱼类。2020年,登源河保护区全面禁捕后,禁渔执法成为渔政工作人员的重点。
记者从绩溪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了解到,为更好地呵护渔业资源,登源河主河道沿线已实现24小时实时监测,由此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执法监管。“在登源河保护区主河道沿岸高山上安装了4套光电设备,有实时记录河段相关水域的高清视频,不仅白天可记录,晚上也可热成像。”陈奎介绍,“白天单位有专职人员查看;晚上执法人员可通过手机终端查看。哪些地方有非法捕捞和垂钓,通过‘千里眼’第一时间就可发现,便于及时查处。”
沿河三个镇伏岭、瀛洲、临溪还成立了专业的渔政协护员队伍,定期巡查沿河水面。目前,沿河三个镇共聘用了9名专业护渔员,按照居住地分成9个标段,每个人负责一段,实施网格化管理,乡镇政府与护渔员签订聘用协议。
骑着电瓶车,戴着“禁捕巡查”红袖章,临溪镇临溪村护渔员胡树成正在他负责的河段巡逻。“一天在管辖的河段巡查两次以上,一方面,劝退垂钓者,另一方面在巡查中宣传禁捕政策。”胡树成边巡查边说。
“保护区临溪段共聘用4个护渔员,工资与绩效挂钩,村护渔员、镇执法队建立工作群,将每天巡查情况上传至微信群内,让分管领导及时掌握动态。”临溪镇副镇长王永忠告诉记者,对护渔员的绩效考核有具体细则,且根据情况变化适时调整。
“渔政协护员既是必要补充,又是得力干将。因为他们熟悉地形、熟悉河道,能更好地承担起护渔的职责,是对智能化监管盲区的必要补充。从目前来看,实施‘智能+网格’的管理模式后,保护区内垂钓现象、非法捕捞现象明显减少。”陈奎介绍。
据了解,2021年底,宣城市渔业管理服务中心组织专家组对登源河保护区2020至2021年禁捕效果开展评估,认为通过两年来实施禁捕政策,登源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渔业资源总量已显著回升,禁捕成效明显,保护措施值得推介。(通讯员 胡体红 安徽日报农村版记者 冯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