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社区党建工作与驻区单位党建工作协调沟通难、服务资源优势互补难、在职党员在社区作用发挥难问题,近年来,萧县杨楼镇探索推行社区“大党委”制,着力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整合资源,提升效能,形成强大合力。该镇组织各社区通过与辖区内学校、医院、非公企业等党组织组建社区“大党委”,推动传统社区党建与驻区单位融合发展,搭建共同协作、共享的议事平台,形成各方资源优势互补、在职党员在社区充分发挥作用的良性互动机制。今年来,由该镇5个社区“大党委”牵头,各成员单位的党员干部深入社区一线,围绕疫情防控、服务“送到家”、综治维稳等社区中心工作,共开展党员服务活动10余次,为居民办好事实事40余件,初步形成党建引领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新格局。
搭建舞台,提高水平,激发工作新活力。该镇推行服务资源联用、社区事务联动,按照“区域统筹、集约共享”原则,共同使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驻区单位活动场所资源,统一调配社区和驻区单位工作人员,实现区域资源的社会化和效益最大化。借助社区“大党委”平台,严格落实在职党员“双报到、双通报”制度,积极开展“义诊社区行”“慰问帮扶送到家”等特色服务活动,共同履行作为社区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义务,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推动融合,提质服务,增强组织凝聚力。该镇社区“大党委”以积分制管理为抓手,建立“社区大党委+三级网格”的联动模式,将社区“大党委”党员、医务人员、具有相关专业特长或资源优势的党员及群众编入网格,目前5个社区133名网格员,合计开展法规宣传、民事调解、信息摸排等活动46次,参与党员98人,惠及群众1200余人次,每月将收集到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交社区“大党委”会议协商解决,推动“大事共抓、实事共做、难事共解”,有效推动社区治理由垂直管理向区域整合过渡。
杨楼镇组织委员表示,将以“大党委”为契机,积极引导有关单位、“两新”组织、党员干部、居民群众等共同参与到社区治理,进一步创新社区管理体制,为办好民生实事、推动杨楼镇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张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