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苏巷镇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
来源: 张光璐 2022-05-07 10:42:08 责编: 方欢 胡明兵 夏朝阳

微信图片_20220506085530

连日来,明光市苏巷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紧紧抓牢园区服务保障、全域人居环境整治等中心工作,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力促乡村振兴。

用心用情,全力当好保障园区发展的服务员。该镇加大舆论宣传引导力度,把百姓的“忧心事”变成“安心事”。针对群众对化工企业、化工项目不了解,认知度低,加之对部分媒体言论信息的片面解读,导致群众对化工园区存在诸如环保,安全等方面疑虑等问题,第一时间回应群众关切,让群众第一时间听到政府声音,利用节日返乡高峰期组织镇村干部、村民代表、在外务工人士、返乡大学生和村组能人乡贤到三棵树等化工园区企业内部实地参观,现场观摩、听产品介绍、全过程了解生产工艺流程,通过让群众零距离地看,更直观全面认知企业的环保水平和安全生产状况,打消群众“谈化色变”的疑虑,变“防民之口”为凝聚共识;加大用地用工保障力度,把企业的“担心事”变成“放心事”。组建征迁专班,快速高效完成项目征地。组建用工帮招专班,主动对接企业用工需求,通过赶大集、组织人员进企参观、上门发放招工简章、网络平台宣传等方式“招兵买马”,解决企业用工和群众就业难题;加大帮办服务力度,把园区的“烦心事”变成“顺心事”。定期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做到好时不扰、难时出手。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组建服务专班,全面梳理企业投资协议等台账资料,配合园区管委会摸清家底、综合研判,为园区实施“亩均论英雄”绩效综合评价工作、促进土地节约高效利用当好参谋助手。

提档升级,努力争做全域人居环境整治的排头兵。该镇按照“党建引领,党员示范、群众主体,村民自治,因地制宜,生态宜居”的整治模式,持续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规划先行,分类实施。结合农村宅基地改革规划,科学布局所辖自然村庄,对全镇目前现有的45个村庄按照示范版、提升版、基本版统筹规划、分类打造,不摊大饼、不搞一刀切;先减后建,建管并重。按照“先减法后加法”,先减垃圾杂物,先拆除空心村庄、无功能建筑,后增绿建配套服务设施。科学管护,完善班子成员为组长的包村、包点的网格制度,明确镇村干部、村民各方主体职责,充分发挥理事会、综治户长作用,定期评价考核,着力解决村庄垃圾、杂草清理,公共设施配套维护等问题。群众主体,奖补激励。在环境整治过程中不大包大揽,注重多方面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对群众参与度高的自然村庄优先给予项目支持;对治理有序的村民理事会召开表彰大会,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让群众看到实效和希望。同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大力开展“党员户评星挂牌”“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评比活动,制定符合本村实际、具有广泛约束力的村规民约,倡导文明新风,引导群众向上向善,提高村民自治水平。

彰显特色,奋力激发乡村振兴高速发展的新动能。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既是基础,也是关键,服务园区发展、整治人居环境,必须做好产业兴旺这篇文章。大力发展三产。围绕园区企业生产和职工生活,推动集镇银行网点、大型商超、餐饮美食、购物休闲、住宿娱乐、快递物流等商贸服务业发展,完善生产生活服务功能,为职工、群众在衣食住行上提供更多便利和更多选择。打造一村一品。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相对集中、形成规模,引导各村发展花卉、经果、蔬菜、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探索各具特色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加快文旅融合。按照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多元化参与的思路,开篇破题、筑巢引凤,挖掘文化资源,融合多元业态,全力促进蝴蝶谷现代农业示范园、抹山寨旅游项目建设,提高名气、吸引人气、集聚财气,使之成为苏巷高质量发展的名片。(张光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