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做好长三角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来源:省政协社科界 2022-05-21 09:47:43 责编:何小龙 朱媛

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长三角成为全国历史文化遗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占据重要地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协同做好长三角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对于推进该地区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同、相近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长三角地区相同、相近的历史文化。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该地区文化就已经高度融合并逐渐趋同,文化面貌和发展水平高度接近。良渚古国衰落后,该地区在长江和钱塘江流域分别形成广富林文化、龙山文化张四墩类型和钱山漾文化,主体文化面貌依然相近。夏商时期,受来自中原、海岱和长江中游同时期文化的强烈影响,此前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发生变化,中原地区先进的青铜冶铸技术极大地推动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西周时期,该地区诞生了吴、越两大强国并活跃着淮夷部族建立的群舒方国。春秋晚期楚入江淮后,群舒方国多为楚、吴所灭,长三角地区为吴、越、楚三大强国牢牢掌控。后越灭吴,楚灭越,长三角全境归楚。从东汉末年到五代十国再到南宋迁都临安,长达一千多年的战乱,中原和北方地区世家大族不断南迁,长三角及其临近的徽州地区成为南迁的首选,使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

明清时期,以南京、杭州、苏州、上海为商贸中心,扬州、无锡、常州为粮食集散地,宣州、徽州、湖州为印刷及文具制作交易中心,以手工业、纺织业和商业贸易为主要业态的长三角城市集群初步形成。

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长三角成为全国历史文化遗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占据重要地位。以我省为例,从已公布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看,我省长三角地区拥有国保单位82处,占全省总数的47%;省保单位549处,占全省总数的56%,国、省保整体占比高达全省的55%。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与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类别齐全。非物质文化遗产4300多处,占比超过全省总数的43%。徽剧、黄梅戏、庐剧、岳西高腔、池州傩戏等古老剧种,宣纸、宣笔、芜湖铁画等传统手工艺,花鼓灯、凤阳花鼓、巢湖民歌等歌舞艺术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此外,还拥有中共一大旧址、南湖红船、新四军军部旧址、渡江战役指挥部旧址等大量红色文化遗产和近现代工业遗产。

协同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有机构成和重要内容。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建立长三角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协作机制。成立长三角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建立设备、信息、成果共享机制,有效整合科研团队,科学统筹人才培养和使用,实现在考古发掘、科技测绘、实验室考古、数字化建设、动植物与环境考古、成分检测、年代测定、非遗研究等方面的协同合作和优势互补,提高科研水平和效率。

二是统筹规划长三角地区文化遗产研究课题。规划长三角与长江文化、长三角与新安江—钱塘江文化、长三角与淮河文化、长三角与大运河文化、长三角与红色文化研究课题,全面揭示长三角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在对于中华文明进程和中国革命史研究的重要价值。

三是协同做好长三角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建立长三角地区文化遗产分类与利用价值评估体系,编制保护利用规划体系,运用新发展理念,创新保护利用机制,加强在大遗址保护、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古建筑维修、古道调查与保护利用、文物科技保护、文明标识体系构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协同合作和经验互鉴,加强文化遗产与相关资源的融合利用和创新发展。

四是联合开展公众考古活动和申遗工作。联合举办“长三角地区考古讲堂”“长三角地区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长三角地区考古夏令营”“长三角地区考古研学游”等公众考古活动,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