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道超车”: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 ——省直和中央驻皖单位党外处级干部培训班手记之四
来源:江淮时报 2022-09-13 12:17:47 责编:奚正喜 宋杨琛 朱磊

 浙大课堂上,一位老师对“弯道超车”一词并不“感冒”,认为车行弯道处把控不稳要翻车、会有风险。

 2008年底,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次年初省“两会”上,我采写了一篇“两会观察”综述——《安徽,借金融危机崛起》,配发评论《超越对手于弯道》,这也是最早以“弯道超越”比喻应对金融危机、化危为机的原创观点。

“弯道超越”本是赛车运动中的一个常见术语,弯道是每个车手都必须面对的。相对于直道而言,弯道上困难多。但是,落后的车手可能因弯道而领先,有可能后者居上。

8月22日,华为内部论坛发布了一篇《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的文章,文中提及要将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要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这是任正非第六次 “寒冬论”,引起哗然。

在我看来,寒冬是正常的,天时四季代续是自然规律,并不值得恐怖。寒冬更是有益的,有食物链平衡作用,通过它控制有害昆虫数量,使来年庄稼少受侵扰。更有优胜劣汰、迭代更新、繁衍生息的作用,让整个地球充满生机。如果一年四季都只有炎夏没有寒冬,那是不可想象的。

经济寒冬也并非洪水猛兽,最大的好处就是淘汰“虚胖”,让资源重新配置。任正非所提的“活下来”者,不是大而是强。这样真正的强者才能脱颖而出,整个经济肌体才更加健康充满活力。

所以,我并不完全赞同那位老师的看法。每一次经济放缓都是一次洗牌,对于安徽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就在承受经济下行压力的上半年,安徽把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为主抓手,抢抓机遇,逆势而上,实现GDP总量21764亿元,同比增长3.0%。这个数字不仅首次在全国排进了前十,更力压上海成为了长三角经济第三。而省会合肥在2020年跃升为万亿城市,10年里GDP在全国排名提升了18位,被誉为进步最快的省会城市,成功实现逆袭。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抓住每一个弯道机遇,发挥优势,转化劣势,在保就业保市场主体的同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结构转型升级,顺势而为,厚积薄发,就能实现“弯道超车”。

(江淮时报全媒体记者 毛学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