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准备着
来源:省直机关工委 2022-09-15 17:08:27 责编:奚正喜 宋杨琛

【编者按:8月19日至26日,省直机关工委举办省直和中央驻皖单位党外处级干部培训班,50名党外处级干部参加了培训。现将部分同志的心得体会陆续选登于此,以飨读者。】

 8月11号,我接到台里的通知来参加培训班,第一个反应就是拒绝。因为我们忙死了!高温酷暑的户外,除了《男生女生向前冲》,我们还有几档节目正在录制,各种上级指派的宣传任务,安徽卫视主持人事业部抖音号平均每天5个小时的新媒体直播,协调、监管、亲自上阵、应急处置,做梦都要紧绷着安全这根红线,又怎么可能放下一切去培训!台里的态度非常严肃:你不去,谁去?必须参加!

我非常庆幸台里这次没有跟我友好协商,所以我来了,所以我没有错过这么宝贵的学习机会,没有错过这么精彩的同学。

我是国家一级导演,属于全能型选手,在戏剧舞台、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新媒体都取得了小小的成就,是团队的领头人,所以,在专业技术岗位我一直都非常自信和坚定。卫视频道在安徽广播电视台是和新闻中心一样是非常重要的部门,我们的工作标准是:政治强、本领硬、作风实、管理严、安全稳。作为党媒从业人员,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放在首位的,频道近200名员工,无论主持人还是导演、制片人,技术骨干、管理层基本都是党员。而我呢,似乎在28岁退团后就不知道政治面貌那一栏怎么填才正确。虽然是九届、十届、十一届省政协委员,但这次的报名信息,我看我还是群众,我也一直以为我就是一名政治面貌为群众的副总监,所以在政治上我真的会经常问自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省直机关工委谢兵副书记的开班动员直接解决了我的灵魂拷问:我是一名党外干部,我从组织的培养和群众的信任中来,我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争当一名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同的出色的党外代表人士,从履职上与党同行。

合肥骆岗中央花园的现场教学,让我对我们城市的未来充满了期待,而浙江嘉兴南湖红色教育基地里,让我血脉偾张。在省直工委党校的课堂,为我们准确理解历史的中国、认知现实的中国、读懂发展的中国,打开新的“思想之窗”,在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面前,我们坚信我们的党一定能带领我们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走进浙江大学,我和同学们都是全神贯注地聆听,奋笔疾书地做笔记。每节课都是足够震撼的精品。耳目一新的同时,也感觉到深深的压力和责任:而我们这些党外干部该怎么做?《从“最多跑一次”到“整体智治”——数字时代的浙江政府创新》,徐越倩教授从数字时代的中国改革、浙江数字化改革历程和成效、数字时代公共服务创新的未来这三个方面全面、清晰阐述了数字时代下的中国,应该怎样去面对新需求、新变化、新挑战,作为正在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兼容的我更是从中得到信心和鼓励。

我们的汉字博大精深,时光飞逝是白驹过隙,而这次的培训真的让我发出朱自清先生在《匆匆》里的感叹:“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竟然就这样从一张张PPT里过去;从一页页课堂笔记里过去,从一阵阵会心的笑声里过去,从醍醐灌顶的惊叹里飞速的过去!打瞌睡?不可能!开小差?绝不会!课余的交流都是在感叹收获满满,都是在遗憾培训的时间太短。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全媒体时代,不仅文艺种类空前丰富,文艺形式、传播方式也多样化,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严峻的挑战和负面效应。这次学习,引发我深入思考:作为党外干部,我们更要加强思想建设,做自我革命,忠诚尽职,有担当、善作为。我国的网络舆论场,已经成为舆论生产的策源地、信息传播的集散地、思想交锋的主阵地、话语对碰的大擂台。意识形态斗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主战场呼唤主力军,守好互联网、占领主阵地,打赢网上舆论斗争,不容丝毫犹豫!重返工作岗位,我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带领团队:明大德、立大德、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打造一个正能量的全媒体传播阵地。

(作者系安徽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运营中心副总监 周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