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三说”的政协委员
来源:东至县政协 2022-10-15 11:14:54 责编:何小龙 刘鹤

政协委员由各方面协商产生,代表各界群众共商国是、履行职责。委员在履职过程中离不开“语言的表达”,一名政协委员的语言的表达能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政协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的质量和效果。笔者认为,政协委员要提高发言的质量和水平,需从“三说”做起。

一要做“有话要说”的委员。参政议政,贵在一个“议”字。政协委员作为界别群体的“发言人”,在政协的会议和各种活动中,代表界别群众热情参政、主动议政,发表各种意见和建议,这既是政协委员的民主权利,也是政协委员履行职责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衡量一个政协委员参政意识高低,履职责任强弱的重要表现。然而现实中,一些委员不写一份提案,不提一条建议,不发表一个意见,成了“三不”委员和“哑巴”委员。他们“默默无闻”参会,参政不“议政”,没有尽到政协委员的职责。因此,要激发委员“想说话”的热情。一方面要建立委员激励机制,实施竞争机制。把评选“优秀政协委员”和“优秀提案”作为一种载体进行奖励。把委员履职情况记录在案进行考核,建立和完善委员退出机制,从而激发委员参政议政热情,增强委员履职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明确职责,使其主动议政,从而充分发挥好其界别群众“代言人”的作用,切实做到想说话。

二要做“有话可说”的委员。议政必须悉政。不了解社情民意,不清楚党委政府的相关政策,不熟悉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参政就“参”不到点子上,议政就“议”不到关键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要提升委员“会说话”的能力。一是要加强培训学习,提高委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要组织开展情况通报、调研视察等活动,为委员知情明政打造平台;三是要提早计划,提前通知会议和活动的议题,使委员有充足的时间做好准备。同时,政协委员们要加强自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履职能力,要关注社会,关心群众反映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深度分析归纳,切实做到能说话。只有这样,才能“不一般建言”,多谏“一家之言”。

三要做“实话实说”的委员。实事“实论”、讲真话、建诤言,是政协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党委政府对政协工作的一贯要求。因此,要强化委员“说实话”的意识。一是政协组织要发扬务实创新的优良传统,倡导到实地、查实情、办实事、讲实话、报实情、求实效的工作作风;要维护政协委员的切身利益和正当权益,为委员在参加会议和相关活动中能够做到畅所欲言创造良好的条件,营造出民主、和谐、宽松、活跃的议政氛围。二是作为政协委员,要坚持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忠诚为民代言,确实做到:肯定成绩实事求是,不拔高;反映情况客观真实,不夸张;分析判断准确到位,不空泛;提出建议切实可行,不空谈。要坚持真理和正义,不畏金钱和权势,勇于为群众表达心声,勤于为基层反映问题,敢于为人民进献诤言。

​(许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