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民间博物馆发展论坛大会新闻发布会在黄山徽州雕刻博物馆举行
来源:徽州区政协 2022-12-20 15:55:28 责编:毛学农 王悦

12月17日上午,首届民间博物馆发展论坛大会新闻发布会在黄山市政协委员企业、黄山徽州雕刻博物馆举行。黄山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徐德书出席并宣布论坛活动启动。中国文促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委员会主任、民间博物馆发展论坛大会组委会主任朱小健,民间博物馆发展论坛大会组委会常务副主任裘利兴,徽州区政协副主席王庆木,徽州区文物局局长吴青等参加新闻发布会。

徽州区政协副主席王庆木首先致欢迎词;裘利兴、朱小健先后致辞,洪建华代表论坛承办单位作表态发言。

据悉,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为主题的首届民间博物馆发展论坛大会将于明年春天在黄山徽州雕刻博物馆举办。该论坛大会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遗产保护利用专委会、安徽省非遗保护研究会、黄山市非遗保护研究会、中共黄山市徽州区委宣传部、徽州区文化旅游体育局等主办,浙江向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黄山徽州雕刻博物馆等单位联合承办。

裘利兴在讲话中指出,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博物馆里珍藏的具象人物和文化遗产,是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金色名片,更是每一个中国故事形象的见证者、亲历者和讲述者。馆藏陈列的不仅仅是文物,更是千百年前的春夏秋冬。我们民间博物馆论坛发展大会的初衷,就是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让文物开口,让历史叙述,让这些熠熠生辉的精神财富再次普惠人民。

朱小健在讲话中说,近年来,党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高度重视。博物馆作为“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这样一个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它就成了优秀传统文化最具代表的展示地方。据国家文物局发布最新数据:我国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全国备案博物馆6183家,免费开放率91%,年度举办展览增长144%。因为时代背景和国家政策的需要,博物馆也需要创新性发展,它的功能应该从单一的“保藏、研究文物”开始转变为“多功能型”、“智慧型”、“博物馆+”等等的发展模式。要让参观者更好地理解历史与文物,将原有的古老文物作出新的定义,博物馆相关的文博创意产业也应运而生。积极开展文博创意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市场推广,为新型博物馆职能指明了方向。在国家对文博事业、非遗保护日益重视的环境背景下,“博物馆+非遗”的模式优势凸显,我们要利用好非遗元素,揉合博物馆文创,开发具备文化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受大众欢迎的文创产品,进而助力于文博事业、非遗保护,以及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朱小健说:明年春天,组委会将邀请行业内的顶级专家、高校学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行业大咖们齐聚古徽州,探讨新时代我们的民间博物馆如何更好地发展?我们的砖雕、石雕、木雕等等,这么优秀的民间文化要如何传播和发展?借助博物馆这一文化阵营,如何传承优秀文化,增强文化创新能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徽派雕刻以砖雕、石雕、木雕、竹雕最为著名,始于唐宋,兴于明清,被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雕刻代表性传承人洪建华创办的黄山徽州雕刻博物馆展出了唐代以来的文物展品千余件,体现了黄山地域特有的文化气质和区位灵魂。在随后召开的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对首届民间博物馆论坛大会在黄山市举办充满期待。

(叶国胜 程卫星  谢晟)